3(第3页)
路上大家互相了解了一些情况,姜至能明显感觉出来有些老师对支教并不抱有太大热情,是拿这件事当作考公考编的跳板。听他们聊天,她还以为要去的谷黎小学环境很不好,但车一开进学校门口,姜至却觉得这学校的环境看上去一点也不比县里的小学差。
到岗培训第一天是一些礼仪文化知识和应急培训,参加培训的老师一共11个人,相比之前几批支教老师,人数算多了,但是负责给他们培训的校长彭毛央宗说,这些人还远远不够。
参培的几个老师问:“怎么会不够呢?我们这么多人,语数外政史地哪一科都有,也有几个老师拿了计算机等级证书,完全可以同时教学生微机课。”
校长说:“谷黎小学是这附近唯一一所小学,十里八村的小孩子都在这儿学习,所以教学压力还是很大的,但是这里太偏远,工资也不高,虽然最近几年有捐款,政府扶持力度也很大,教室宿舍的环境还有教学设施都翻新了,但凭这些留不住老师,更留不住高素质的老师。”
这是每个偏远地区学校的现状,那些老师不吭声了。
校长也没想第一天就给他们泼冷水,但现实情况就是这样,甚至到服务期结束时,面前还是不是11个老师都难说。
第一天培训完,校长便给他们11个人分了岗位,姜至负责四年级三个班的语文,同时还教思想品德。
老师们直接住进了学校里的教师宿舍,四个人一个房间。一进宿舍楼,就有很多学生从她们身边经过,带来叽叽喳喳的议论,频频向她们投来视线,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和好奇的打量。
新建的宿舍很干净,姜至收拾好床铺,正在给李惟钧发消息,有个老师冲进来,蹙着眉说:“我刚刚去洗漱间,水龙头出来的水居然是黄的!以后早上起来要怎么洗漱啊,校长怎么没跟咱们说这件事!”
姜至看了眼外头的学生,关上宿舍门,“应该不会每天都这样吧,我待会儿去问问楼管。”
这个老师也是清潭的,比她小两岁,不过不是西部计划的志愿者,而是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恰好跟他们分到了同一个学校,姓焦,叫焦雨彤,“我刚才问过了,他们这里的自来水就是黄色的,跟咱们那边不一样。”
其他老师纷纷应和:“不会吧,不能洗澡就算了,居然也不能刷牙洗脸?难不成还得跑大老远去打饮用水洗漱?”
焦雨彤说:“真是烦死了!”
姜至到洗漱间看了眼,水真的有些轻微发黄,但闻上去也没有任何异味。
虽然心理上有点难以接受,但这里的孩子都在用水龙头的水洗漱,姜至说服自己习惯就好,转头要走时,几个小女孩站在她身后正瞧着她,没预料到她会突然转身,一个个都局促不安地愣住了,姜至叫住她们:“怎么还不回宿舍睡觉呢。”
几个小女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出来说话,也没敢看她,或许是不好意思。
谷黎小学没有统一的校服,学生们穿的都是自己的衣服,面前这几个小女孩的衣服都有些旧了,短裤洗得发白,还有个学生的衣服明显不合身,穿在身上肥肥大大的,短袖都快变成七分袖了,应该是她家大孩子穿不了的衣服。
但身上戴着的红领巾却干干净净,绑得十分整齐。
姜至蹲下身,笑着问:“你们是几年级的?”
穿七分袖的学生说:“三年级的。”
姜至说:“我是今天刚来的语文老师,我姓姜。”
她怯怯叫了声:“姜老师好。”
“你叫什么呢?”姜至问。
“罗珠。”她说。
姜至点点头,“罗珠,快和同学们去睡觉吧,明早还要起床上课呢。”
罗珠应声,很快和其他孩子一起跑上楼了。
姜至看着她们上楼,心想,这里的学生看上去都很听话,虽然她没怎么跟小学生相处过,但教小学生能有多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