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 御史台弹劾(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金銮殿的青铜香炉飘出袅袅青烟,苏若雪望着首列班列中御史大夫王廷弼攥紧的笏板,心中警铃大作——自户部贪腐案后,士族已蛰伏月余,此刻突然集体身着素服,必是要掀起风浪。

“陛下!”王廷弼突然出列,声如洪钟,“长公主久掌赤焰卫,又兼领监国之职,如今更染指户部银库,分明是‘牝鸡司晨’,有违祖制!”他展开弹劾奏章,黄绢上的朱砂字在晨光中格外刺眼,“臣等查得,长公主近日调动西域金饼二十万两,却未向内阁报备!”

殿中寒门官员哗然,苏若雪却注意到王廷弼袖口绣着的缠枝莲纹——正是顾延之旧部的暗纹。她轻抚腰间玉佩,目光扫过奏章末尾的联名,竟有半数是江南士族:“王大人说本宫私调金饼,可曾见过调令上的双璧印玺与首辅玉笏?”

林墨白适时上前,手中捧着鎏金匣:“陛下,这是西域金库的进出记录,每笔调令都有臣与长公主的双印合璧。”他掀开匣盖,调令上的仙鹤与凤凰纹交相辉映,“若说专权,也是谨遵先帝遗诏‘共议国政’之旨。”

王廷弼的脸色青白交加,忽然拔高声音:“长公主纵容赤焰卫血洗户部密道,导致账房先生暴毙,分明是杀人灭口!”他指向苏若雪裙摆的血渍,“这就是证据!”苏若雪低头看着那道早已干涸的血痕,忽然轻笑——那是三日前追捕刺客时留下的,却被刻意放大成“杀人灭口”的罪证。

“御史台调查半月,就查出这点破绽?”萧昭的声音从殿外传来,他身着赤焰纹劲装,手中拎着个被血浸透的包袱,“这是昨夜在王大人书房查获的——”他抖开包袱,里面是西域松烟墨、狼头纹密信,还有半枚伪造的双璧印玺,“王大人与漠北藩王通信,说‘弹劾若成,愿奉藩王为新君’。”

殿内倒吸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苏若雪盯着密信上的字迹,与户部账册的篡改笔锋一致:“王大人身为三朝老臣,竟效仿顾延之勾结藩王,到底是为了权,还是为了当年参与毒杀淑妃的旧账?”

王廷弼的瞳孔骤缩,手中笏板“当啷”落地:“你、你怎么知道……”话未说完,已被赤焰卫拖出殿外。苏若雪趁热打铁,展开从他书房搜出的《御史台密约》:“诸位大人看看,所谓弹劾,不过是顾党余孽最后的反扑——他们承诺,事成后让江南士族世袭盐铁专营权。”

寒门官员群情激愤,新科御史张元更是直接弹劾:“臣查得,王廷弼之子在江南造船厂任监工,正是顾延之旧部的核心据点!”他的话如导火索,引燃了连日来积压的不满,殿中“彻查”之声一浪高过一浪。

退朝后,苏若雪在御史台翻阅弹劾卷宗,发现每封奏章的末尾都盖着“风宪官印”,却独缺大理寺的核印——这是王廷弼刻意绕过司法流程的证据。林墨白递来温热的茶汤,袖中掉出从王廷弼处查获的婚书:“漠北藩王承诺,若弹劾成功,便将女儿嫁给王大人的孙子——典型的联姻谋逆。”

“他们低估了寒门士子的眼睛。”苏若雪摸着卷宗上的朱砂批注,想起张元在户部案中冒死搜集证据的模样,“张元说,江南百姓正在传唱‘双璧护民,贪腐必除’的民谣——这才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深夜的御史台狱,苏若雪看着王廷弼咬破的毒囊,忽然发现他舌根处的狼头刺青——与当年刺杀她的死士相同。赤焰卫统领吴刚呈上验毒报告:“是西域‘牵机散’,与太后薨逝时中的毒一模一样。”她忽然想起,在户部密道发现的顾延之手札,末尾曾提到“留王廷弼为弃子”。

“顾党余孽这是要丢车保帅。”萧昭的密报适时传来,赤焰旧部在西域截获的密信显示,王廷弼的弹劾不过是幌子,真正的杀招是——“漠北藩王的三万死士已潜入京城,计划在月食之夜炸毁紫禁城。”

苏若雪霍然起身,望向窗外即将被乌云遮住的月亮:“通知墨白,启动‘朱雀结界’——用赤焰卫的烽火台封锁九门。”她摸出双璧印玺,凤凰与仙鹤的光影在狱墙上映出森冷的光,“既然他们想用御史台的弹劾拖住我们,那便让他们看看,双璧合璧的真正威力。”

月食如期而至,紫禁城的角楼突然亮起赤焰纹灯笼,如凤凰展翅般照亮夜空。苏若雪站在午门之上,看着漠北死士在赤焰卫的箭雨中溃败,忽然想起王廷弼弹劾时说的“牝鸡司晨”——这些士族永远不懂,先帝遗诏中的双璧共治,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专权,而是让凤凰与朱雀、寒门与皇室、权谋与民心,共同织就守护江山的巨网。

“殿下,漠北藩王的密使求见,说要献上传国玉玺。”吴刚的通报打断了她的思绪。苏若雪冷笑,所谓传国玉玺,不过是顾党余孽最后的挣扎:“带他去御史台狱,让他看看王廷弼的尸体——还有,告诉他,真正的传国玉玺,从来不在玉匣里,而在天下百姓的心里。”

更鼓敲过三更,苏若雪望着御史台卷宗上的弹劾奏章,忽然轻笑。这些弹劾书不会成为她的枷锁,反而会成为寒门士子手中的利刃,斩向最后的顾党余孽。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乌云,她知道,御史台的弹劾风波,不过是凰权暗涌中的又一次潮起,而她与林墨白、萧昭,终将在浪潮中站稳脚跟,让新政的光辉,照亮昭华朝的每一个角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