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内阁法理(第2页)
胡宗宪同时呈上详细奏报,朱载坖微微挥手,一旁的孟冲就过去接过奏报恭敬的呈到了朱载坖手中。
朱载坖一边浏览着胡宗宪的奏报,一边还在听着胡宗宪的口头奏报。
胡宗宪道:“按照新制,新募士兵较原额补充七成,每月操练二十日,熟悉各种军阵,火器等常规训练。”
朱载坖仔细翻阅奏报,突然指着某页问道:“这新增的军饷是从太仓库直接拨付?还是走的兵部常例?”
朱载坖这句话问的很直接,让殿内其他人的眼中也不由闪过一丝讶异之色。
他们虽知裕王聪慧,但在心理深处,他们还是认为平日温和的裕王对军饷流向,是不会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
“王爷圣明。”
胡宗宪再拜道:““臣与户部商议,先从九边年例银中暂支,待秋税入库后再行补还。”
朱载坖道:“不了,既然是改行新制,以后的士卒兵饷,自然也不能再按照以往的方式支付。”
“孤查看了这些年京师官员和京师各类工坊的俸禄薪酬的支付变化,觉得以银行代发的方式最为便捷,不仅可以直接打入士卒的户头,而且还能趁此机会收集到所有新募士卒的一应信息,杜绝了一些欺上瞒下的不轨行为。”
朱载坖的话让胡宗宪等人为之一怔,随即胡宗宪也说出了他顾虑。
“王爷此法甚好,但臣恐新卒不能适应,他们可能还会觉得沉甸甸的银子入手才是最好的。”
朱载坖呵呵道:“不适应就慢慢适应,倘若一直都要朝廷迁就这些,迁就那些,朝廷到底还要不要做事了?况且,以现在的银行能力,完全是有能力完成这些新兵的兵饷发放问题。”
说到这里,朱载坖又突然指尖一点,直接奏报上了一个名字。
“可是你选的蓟镇,宣府两镇总兵有什么阻碍?”
胡宗宪面露难色,对着朱载坖又拜:“王爷圣明!”
接着胡宗宪又说道:“蓟州总兵杨华龙和确有多番推诿,称新制不符边情”
朱载坖呵呵笑了起来,“是吗?他当真这么说?”
胡宗宪道:“当真如此,不过臣已查出其麾下空额三成,历年截留饷银约两万两。”
殿内空气骤然凝固。
朱载坖的眼神之中笑意不减,但比之原来,多了不少的冷意。
虽然朱载坖很清楚卫所吃空饷这种事很普遍,但是现在的九边除了正常的防务之外,并没有像多年之前,还要时不时的作战,防备草原鞑靼的入侵。
他们现在可以说除了日常训练和日常的巡边之外,几乎都没有其他的战事了。
结果现在胡宗宪说杨华龙居然还能截留饷银两万两,这这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
朱载坖眸光一沉,却未立即发作。
他转向一旁的吏部尚书赵贞吉问道:“赵先生以为当如何处置?”
赵贞吉捻须沉吟:“老臣以为,可明发敕谕申饬,责令其配合新政。至于贪墨之事。”他看了眼赵文华,“不妨交由刑部暗中查证,待改制稳固后再行处置。”
“赵尚书。”
朱载坖对着赵文华直接唤道:“你以为如何?”
赵文华肃然起身一拜:“臣以为赵尚书所言极是。臣派刑部清吏司主事秘密核查边镇账目,待证据确凿,便可雷霆处置,不致影响改制大局。”
朱载坖思索了片刻,微微的点点头。
有些事确实需要急中有缓的进行,不能一味的刚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