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1页)
宋大福气喘吁吁的跑来,正好遇到嘉敏家里快吃饭。跑来就坐在老爷子休息的躺椅边坐着,坐在身边,附耳嘀嘀咕咕个没完。压根顾不上与其他人打招呼,包括亲娘。老爷子越听身体也跟着坐直,等儿子说完,他也附耳在宋大福耳边嘀嘀咕咕说了半晌。到底说了什么,家里没有人知道。等两人说完,嘉敏过来说道,“爹,吃饭。大哥一起吃。”在屋檐下的另外一边的竹床上玩耍的小轩轩,嘻嘻哈哈的与小姑姑玩。小家伙现在一日三餐都在三奶奶家里,也就回家睡觉,有时候睡觉都是在这边。看见爷爷也不上前。宋大福哪好意思在嘉敏家里吃饭,忙推辞,摆摆手,“不了,我回去吃。”嘉敏望眼天,笑着说,“大哥,你回去估计也没有吃的,大嫂见你半天不回去,只怕是不会给你留饭菜。”“不会吧?”宋大福自己都不确定的望天,貌似他从市里回村还真没有回去过。此时肚子也跟着打鼓,咕咕的叫。在大门一侧屋檐下的小轩轩都听到了,用手指刮着自己的脸笑哈哈的说,“嗲嗲的肚子在叫,哈哈!”小家伙闹的宋大福哭笑不得,点头说道,“那也行,谢谢哈弟妹,过几天我从家里装着糙米来。”嘉敏也没有接话,一家人进堂屋吃饭。堂屋里前后的门开着,穿堂风吹进来,凉嗖嗖的。吹在身上真舒服。宋大福感叹,“爹娘,老三家里,还真凉快啊。”老爷子不动声色的淡淡的说,“当然,后有大山前有大湖,肯定凉快。”“是啊,我们村靠着大山,温度比外面都要凉快一些。”此话题就此打住,宋大福也没有发现什么,就是随口的一句感叹。村里有下放的人,开始不少人都认人,每天早上在自留地都能看到猎户家里炊烟升起。嘉敏也见到过那五人,有一天还见到其中的孩子,在山上捡柴。那孩子对着自己笑眯眯的点头。转眼就是开学,时间过得很快,村里的晚稻都已经收割完。谷子晒好,筛好车好装袋上交。交完上交的那部分,剩下的就是村里分给百姓的。今天家家户户按照工分分粮食。早早的,宋清东就开始来排队领粮食。今天全村休息,没有人下地做事。嘉敏在家里忙活。已经是十一月,天气开始转凉。住在清水湖边的他们一家,周围的环境更加的湿冷。在领粮食的现场,宋清东来的早,早早的领到粮食,身边的三位堂兄弟,还有嫁在本村的堂姐的丈夫一起帮他运粮食,一担担的挑回来。家里已经收拾好,用木仓装粮食。嘉敏见到几位侄子挑着粮食过来,忙招呼,还喊着,“等下,等你们家的粮食领完,过来婶子家里吃饭啊。”好吃佬宋清川要不是挑着粮食,肯定会举双手赞成,他高兴的大喊,“三婶,你的提议好。我自己带粮食,但你得亲自做菜,行不行?”嘉敏站在一边嗔怪的说,“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婶子会让你自己带粮食。别白话,等下人来就行。”老爷子在一边带着孙子们往木仓里倒粮食,时不时的搭把手。老太太坐在一边带着重孙子,见到孙女婿杨建斌还特别交代一句,“等下,把小飞(重外孙)带来一起吃饭。”在三儿媳家里住了几个月,老太太算是看明白了。三儿媳家里不缺粮食不缺油盐酱醋茶,也不缺肉,鱼吃。她也能偶尔在遇到饭的时候,留一留来看她与丈夫或者来送菜的孩子们吃顿饭。杨建斌摇头,“奶,那不行,小飞怎么能来?我也不来,帮忙天做点事,哪用的着吃饭。”“让你带小飞你就带,怎么那么些废话。”出来的老爷子正好听到这句话,不耐的说孙女婿。被吓到的杨建斌,闻言瞬间点头,“好好好,我来还带小飞来。”嘉敏也在屋内听到了,干脆走了出来,对着几个侄子侄女婿说,“今天家里的孩子都来,清锋,你回家喊你两个妹妹清霞,清月一起过来。清明你也喊王芳过来一起,建斌你把清岚,小飞都带来。”“三婶,那不行,怎么能都来?多费粮食。”宋清明直戳戳的话,差点让嘉敏喷出来。孩子真实诚。“让你带就带,废话那么多干什么?”老爷子又开始喷亲孙子,还横眉竖眼的。被老爷子喷的宋清明还嘀咕:我不是为小婶节约吗?委屈巴巴的脸对着老爷子,搞的老爷子想敲敲大孙子的火栗子。帮顾嘉敏家里挑完粮食,侄子侄女婿们都离开回去又各自帮忙。宋清东挑着箩筐也去跟着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