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第1页)
夜来,窗外大雨倾盆,屋檐上的雨滴顺流下连成水帘,轰隆的雷声惊了屋内的烛火,烛影隔着帘幕虚虚实实,忽显忽灭。
几道若有若无的私语声传来,“听说那内侍一口咬死是杨十郎所为,当夜竟咬舌自尽了。”
“四娘子与这杨十郎未曾谋面,他为何要如此设计陷害?”另一道声音问。
“你进府晚,有些事不知道,四娘子从小是在田庄上长大的,那些个腌臜仆妇见她年纪小,偷懒耍滑,并不尽心照料,四娘子日子过得艰难,又不知怎得与杨十郎有了不快,他看四娘子瘦小可怜,起了坏心,几次三番欺负四娘子。”
“有一年寒冬腊月,杨十郎故意推四娘子落水,当晚四娘子高烧不退,险些要了命,仆妇眼见实在瞒不住,只得上告老爷,老爷大怒,货卖仆妇,又闹去了杨家。”
“居然还有这样的事……”
很快,那几道声音就消失在了雨声中。
沈听珠通体的痛感淡去,她睁开千斤重的眼皮,撑起身,一口气未提上来,憋得脖颈和脸颊漫起一大片红。
商秋一面顺着沈听珠的背,一面端来热水,“娘子,你慢些儿缓口气。”
沈听珠虚弱倚在榻上,妆台上的铜镜映出她的面容——未施粉黛,懒染铅华,半弯新月峨眉,眉黛含颦,几许忧愁,水杏眸子微露秋波,眼尾含蓄上挑,眉梢有几分清凌凌的灵气,瞧着活像是画卷中走出来的美人。
这时一婢女径直推门进来,说道:“四娘子,老爷和夫人来看您了。”
又附耳过来,小声道:“三郎君也来了。”
沈听珠变了面皮,只听得脚步声渐近,三人从外面入来,商秋扶住她,行一礼道:“见过阿爹,母亲,三兄。”
沈忡应伸手扶起她,“好孩子,你大病初愈,不用多礼,快躺着歇息。”
“谢阿爹。”
沈听珠抬头,沈忡应一身暗紫色衣袍,风姿英俊,立身雅正,他在担任谏议大夫其间,将顺其美,匡救其恶,皇帝一再想要擢升他的官位,他却坚持不肯,实职一直定在正五品谏议大夫上,官虽不大,却是为数不多能在皇帝身边说上话的近臣。
滕夫人仪容威仪,端庄大方,年近四十,保养得宜,眉眼不见一丝皱纹。
沈听祈抱手站在她身后,十二岁的年纪,个头极高,黑色衣袍,凛冽锋利,一张冷脸,龙眉凤目,清俊贵气,似崖山的硬石,冷峻又刚硬,他打量沈听珠一眼,不耐烦地啧了一声。
滕夫人怫然不悦,“三郎!”
沈听祈撇嘴,不情愿地叫了一声,“…小四。”又轻轻一扯唇角,讥笑道:“你如今好本事,无诏擅入麓迎台,还闹了一出好戏,精彩,实在是精彩!”
沈听珠身子一僵,怯怯地低下了头。
十年前,沈氏一族出了一件荒唐事,沈忡应方升任中书侍郎不过一月,竟又降去了谏议大夫。
其中秘辛却是京阙一个众人心知肚明的秘密——沈听珠的阿娘叶妗。她曾是秦楼楚馆的艺妓,才情出众,能画工诗,沈忡应赏识她,一掷千金给她赎了身,脱了贱籍。
不久,叶妗诊出喜脉,六个月便诞下了沈听珠。人人明面上恭喜沈忡应得了一位小娘子,然而人人都知道,沈四娘血脉存疑。
吴兴沈氏是本朝有名望的世家大族,族系冠冕相袭,人丁兴旺,京阙这一支繁盛,当家老爷袭了官,升了太师,二娘子入宫作女史,如今现已做了太皇太后。
沈太师死后,长子沈表袭了官,官至宰辅,荣归故里,其子沈忡应进士及第,身居要职,与一个妓子胡闹,实在有悖伦常。族中长辈几次施压,反对叶妗进门,沈忡应却是不管不顾,任性行事。
静宁七年,沈忡应因行事荒诞,触怒皇帝,贬谪谏议大夫,这事惊动了太皇太后,且由她做主纳叶妗为妾室,并将她们母女送去了田庄上养着。
这件事闹得京阙人尽皆知,沈听祈方知事,便听得京阙流言蜚语,以及父亲的荒唐行径,父子间不觉生了隔阂。
几年来,叶妗伏低做小,面上倒也相处融洽,只是三年前叶妗因病去世,沈听珠没了生母,年幼体弱,又因杨子邈一事,险些要了性命,自然接回府中。
沈听祈厌恶极了叶妗,可叶妗已故,他没办法和一个死了的人计较,所有的怨愤自然转移到了沈听珠这个“妹妹”身上。
他从来脾气火爆,说话刻薄,一身好武艺,行事肆无忌惮。沈听珠年纪小时,试图亲近过他,结果却不尽人意。
万幸滕夫人从未因长辈纷争怨憎过她,三年来耐心教养,从未苛待,又几番游说族老,让她进祠堂,入族谱,成了沈家正儿八经所出的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