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二章赵贵君(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大军已经出征三日,皇宫里一切看似平静如常。独孤凤下朝后,便一头扎进御书房,专心批着如山的折子。

御书房内一片静谧,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毛笔蘸墨的细微响动。

这时,内侍李福全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她微微欠身,小声禀报道:“陛下,赵贵君求见。”独孤凤闻言,手中的笔顿了一下,抬眸说道:“让他进来吧。”

话音刚落,赵贵君莲步轻移,款摆腰肢走进御书房。他身材娇小,却极富曲线。

他的双眸犹如一汪清泉,波光流转间满是妩媚,挺直的琼鼻下,是一张不点而朱的樱唇,此刻正微微嘟起,带着几分嗔怪。

赵贵君屈膝行了个礼,半撒娇半埋怨道:“陛下,您都好久没来看我和女儿了,整日忙着朝政,都把我们母女俩给忘了。”

独孤凤看着赵贵君这副模样,不禁莞尔一笑,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迎上去:“是朕的不是,这几日实在是太忙了。”

话音刚落,一道小小的身影像只欢快的小鹿般从赵贵君身后蹿了出来,奶声奶气地喊道:“母皇,母皇,囡囡好想你!”

正是赵贵君生育的小公主,她不过四五岁,穿着一身鹅黄色的小袄,上面绣着可爱的小兔子,圆圆的脸蛋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乌黑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瞧着极为可爱。

独孤凤蹲下身子,张开双臂将小公主抱起来,在她粉嫩的脸颊上亲了一口,笑着说:“囡囡乖,母皇也想你。”小公主搂着独孤凤的脖子,咯咯直笑,笑声如银铃般清脆,打破了御书房的沉闷。

赵贵君看着这一幕,脸上也露出了温柔的笑容,他走到独孤凤身边,轻声说道:“陛下,您再忙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子,囡囡和我,都盼着陛下能多陪陪我们。”

独孤凤点点头,对李福全说,“把公主抱出去。”

“皇上?”赵贵君微微有些不安,不知道为什么独孤凤要把女儿抱走。

“别慌,我只是让李福全带她去找乳公。”

李福全轻手轻脚地抱起小公主,小公主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乖巧地搂住了李福全的脖子,奶声奶气地说道:“母皇,囡囡一会儿再来找您哦!”独孤凤微笑着点头,目送李福全带着小公主离开御书房。

室内再次恢复了静谧。赵贵君站在独孤凤身旁,眼中带着一丝不安,轻声问道:“陛下,您这是……”

独孤凤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转身走到窗边,目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望向远处巍峨的宫墙。

她的神情有些复杂,片刻后,才缓缓开口:“阿瑾,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吗?”

赵贵君微微一怔,随即脸上浮现出一抹温柔的笑意,轻声说道:“怎么会不记得呢?那是在我家的赏花宴上,陛下微服私访,我那时还不知您的身份,只觉得您气度非凡,心中便生了仰慕之情。”

独孤凤转过身来,目光柔和地注视着赵贵君,继续说道:“是啊,那时你穿着一身淡青色的长衫,站在海棠花下,眉眼如画,仿佛从画中走出来的人儿一般。朕当时便想,这世上竟有如此清雅脱俗之人。”

赵贵君闻言,脸上泛起一丝红晕,低垂着眼眸,轻声说道:“陛下过誉了,臣不过是蒲柳之姿,能得陛下垂青,已是三生有幸。”

独孤凤微微一笑,伸手轻轻抚过赵贵君的脸颊,指尖触碰到他细腻的肌肤,仿佛在触碰一件珍贵的瓷器。

她的声音依旧温柔,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深意:“阿瑾,朕一直很宠爱你,甚至将你视为朕的知己。你可知道,朕为何如此信任你?”

独孤凤所言非虚,除了皇后,后宫之中最得宠的便是这赵贵妃,他身材娇小纤细,后宫男子中便流行起节食,宁可饿死自己也要变成细腰削肩的模样;他也是第一个诞下皇女的君侍。

因为他,他姐姐刑部尚书也是屹立于朝堂不倒,可以说,他是实打实的宠冠后宫第一人。

赵贵君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柔声说道:“陛下待臣恩重如山,臣心中感激不尽。只是……陛下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独孤凤轻轻叹了口气,目光依旧温柔地看着赵贵君,“因为你一向得体,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么多年,你在这深宫里,从没有让朕有过一丝一毫的操心。”

她的手从赵贵君的脸颊滑落,轻轻握住他的手,“朕一直以为,你是最懂朕的人。”

独孤凤深深地看了赵贵君一眼,眼中带着一丝期许,“阿瑾,你当真没有什么想和朕说的?”

赵贵君犹豫了一下,他低下头,“陛下,臣侍知道您为了国事日夜操劳、烦扰不已,臣侍一介内眷,实在帮不了什么大忙。只是闲暇时,臣侍学了一支新舞,等陛下得空、闲暇之时,臣侍跳给陛下看,也好为陛下解解乏。”

独孤凤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她松开赵贵君的手,微微转过身去,背对着他。

沉默片刻,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御书房里显得有些落寞:“阿瑾,你终究还是……罢了。”

赵贵君察觉到独孤凤情绪的变化,心中一阵慌乱,他上前一步,拉住独孤凤的衣袖,急切地说道:“陛下,是不是臣侍说错了什么?臣侍……”

独孤凤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你先回去吧,朕想一个人静一静。”她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透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

赵贵君心中不安,却也不敢再多问,只能屈膝行礼,“那臣侍告退,陛下若有需要,随时传唤臣侍。”说罢,他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御书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