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119 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行五人登上了去淮安的船,临走那天,码头上聚集了不少人来给他们送行,荣田溪倒没觉得感伤,一个劲儿的跟岸上的人挥手,看样子好像是去旅游。

蒋鹭默默看着岸边的荣树河和刘二婶,看到他们微红的眼眶,不舍的目光,自己也感伤起来。

盛屏心里要复杂得多。

这三年多,靠着点心铺和胭脂铺她攒下了五千多两银子,万安镇的生意也好,分红到她手里有一千多两,万牛镇赚得更多,但她只拿了三千两,其他的都留给荣树河了,万牛镇和荣山村越来越好,她的超市才有可能开得起来。

她把生意转交给了王秋云、江山青、圆圆和荣田渠,带着九千两银子做本金,打算去淮安考察开超市的事,而岷县是重要的枢纽,她要站在岷县去外头大展拳脚。

一个月后,盛屏他们从船上下来,买了一辆马车、两辆驴车,又走了五天,终于抵达淮安县。

虽然来时已经被告知过淮安县是一个穷县,盛屏也做好了准备,毕竟古代城镇村都差不多,无非是房屋破烂了点儿,二层小楼少了点儿,居民穿得旧了点儿,吃的差了点儿,可当看到一眼无际的大平原、一根草都没有的秃地和低矮的破旧的茅草房还是有点儿没绷住。

这要是乡下,她也就认了,可偏偏这就是淮安县县城,比当初的飞鸟村都还不如。

好在进了城门以后,街面的房屋从茅草房,逐渐过度到土坯房、砖瓦房,县衙那一圈附近的房子是最好的,有围墙院门,还有几棵树,虽然枝干上没有一片树叶。

县衙大门上的红漆斑驳不堪,门槛都是朽坏的,门口左边的登闻鼓鼓面都破了,蒋鹭凑近本想看看鼓面是否能补救,刚一靠近里面蹦出一只老鼠,他侧身躲过去,鼓里一连蹦出五只小老鼠。

盛屏赶紧把他拉走,这要是被咬上一口,得了鼠疫可不得了。

大门开着,荣田溪往里面走,边走边叫:“有人吗?有没有人?”都快走过院子到县衙大堂了,才有个人懒懒散散地走过来,“谁啊?县衙大门也敢闯,知道什么罪吗?”

荣田溪停在原地,看对方身上穿着衙差的衣服,躬身拱拳,“我是新县令的管家,荣田溪,新县令到了,怎么不见其他人?”

衙差打着哈欠的手半途收了回来,“新县令?”他上下打量荣田溪,换了表情,“哦,今儿个王县令收拾行李,他们去帮忙了,新县令在哪儿呢?”他语气里多了几分讨好。

荣田溪带他走到大门口,不等他介绍衙差已经狗腿的跑到蒋鹭跟前,跪下磕了三个头,“县尊大人,小人可算是把您盼来了。”

蒋鹭把他拉起来,“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唐阳。”唐阳侧身让开路,“县尊大人,您里面请。”

蒋鹭往县衙里走。

唐阳走到荣田溪面前,“荣管家,您随我来。”

盛屏和王秀重新上了马车,在唐阳的带领下去了县衙后院。

到了院子,唐阳对荣田溪道:“王大人嫌后院小,没来这边住过,前些天他吩咐了人让把后院好好收拾过了,锅碗瓢盆、铺盖被褥都是新的。”

说是县衙后院,但其实跟县衙隔了一条街,是个两进的小院子,前头一个门房,左边有一排罩房,过壁照旁的垂花门就到了二进院,中间有个小花园,左右是东西两个厢房,主屋有三间房,卧房、堂屋和书房。主屋左边有个侧门,里头是厨房、柴房、牲畜棚。

唐阳开侧门冲里头喊人:“唐三家的,县尊大人到了,出来认人。”

很快从里头走出四个人,唐三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跪在荣田溪面前,给他磕头。

荣田溪还是头一回见有人对他磕头,很不适应得假装咳嗽,叫他们起来说话。

盛屏和王秀从马车上下来。

荣田溪马上对唐阳说:“这是县尊夫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