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只是她把周敬想得太傻,也把王莲芳想得太笨。

“我想着,暂时先就在那落脚,最后几个月了,别闹闹腾腾的,影响小敬复习高考。”

王莲芳低声道。

“反正现在大队上也没什么说法了,我和你大哥也打算出来找找活路……我就不信,当初咱们都是吃得了开荒垦地,忍饥挨饿的苦,现在就吃不了别的苦。”

“等咱们在城里能站稳了,到时候再把小敬带出来,也和你们一样,租个院子!”

王莲芳和周敬来了一趟,帮周家人把东西都收拾了个七七八八,回去之前,沈桂香还是按道理一人一份,给母子俩发了个红包,还鼓励周敬好好念书,“不要辜负你爸妈的苦心。”

虽说一直有人搭手,但新家搬进去还是有无穷多的事儿等着要做,家具要擦,地面要拖,垃圾要收拾,就连院子里以后要怎么安排,周家人都得讨论个章程出来。

还得给周围的邻居们送点小礼品,东西不金贵,都是红旗大队带过来的土特产,这还不能拖,今天就得送,不然闹腾了一整天,一家人又都是外来户,指不定人家邻居心里怎么想呢。

从来没和人这么近地住过,周家人心里也打突。

等沈桂香风风火火地和邻居们“交际”完,土特产分发了个干净,这边周红军带着兄妹俩也把家里勉勉强强收拾得能住人,就连最勤快的沈桂香也已经觉得受不住了。

“先放着吧,今天是收不完了。”

周晚和周楚成第二天还得上课,与其今天连夜地忙活,效率低,影响孩子学习,还惹邻居嫌,不如就把家务攒着,每天回来都做点,花个一周时间慢慢拾掇出来。

一家人累得前胸贴后背,新家的灶王爷还没拜,干脆也不开火了,周楚成一摸兜里的存款,干脆带着妹妹和父母,一家人直奔包子铺。

周红军开始还不乐意,觉得吃两口馍馍就算了,沈桂香差点给他一脚——累了一整天,谁爱吃冷面馍馍?

就像大嫂说的,钱,一家人吃点苦,没可能挣不到钱——但日子不能凑合着过!

周楚成回家之后老是嚷嚷这家包子多好吃多好吃,她可馋得不行了。

“行,咱们吃包子去!”

她也有话想问问儿子。

新衣服

沈桂香要问周楚成的,就是之前周楚成和她提过的,做衣服的事儿。

那时候沈桂香犹豫不决,主要就是害怕被当成投机倒把——儿子胆子大不害怕,可她从来没做过这事儿,心里光是想着要拿去卖钱,就有点不安心。

更别说他们一家人初来乍到,这四邻八户的谁也不认识,万一有心人去把他们举报了,那不是影响两个孩子的前途吗,听说还要记档案,连大学都不让录取的!

可今天住进来,她给邻居们送土特产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完全是想多了。

“咱们这条巷子全是纺织厂的工人,还是有编制的,个个都在家坐着打毛衣,看我敲门进去也一点不避讳的,那毛线头子就这么大喇喇地放在桌子上,生怕我看不见似的。”

沈桂香现在想想,都觉得那个场面太出乎意料:“看我眼睛往那边盯着,人家还主动跟我说这是给孩子冬天打的毛衣,问我要不要一件,冬天穿着可暖和了……只要三块钱,不用票。”

投机倒把,敢这么明目张胆的!

她吓了一大跳,反而是邻居们笑嘻嘻的,说这根本不是什么投机倒把,“现在政策变啦,鼓励咱们劳动创造财富,这在车间里做衣服也是做,出来做衣服也是做,怎么做不得啦,一件衣服够小孩几天的定量粮食呢!”

其中一个姓谢的女人和沈桂香年纪差不多大,就住在周家隔壁,对她送来的土鸡蛋、土鸭蛋特别喜欢,私底下偷偷和沈桂香说,要是手艺过关,沈桂香也可以在她们那拿单子做,到时候挣钱大家分一分就是了。

沈桂香有点意动,趁着吃包子的机会,就和周楚成商量要不要答应下来。

周楚成就给他妈分两方面去剖析这件事。

毋庸置疑的是,沈桂香是有这个手艺的。大队上以前旧的劳保手套,都是沈桂香拆下来,一个一个给改成能穿上身的衣服裤子,打补丁更是不在话下,周晚的书包从小背到大,靠的就是沈桂香出神入化的打补丁手艺,一点看不出是缝缝补补过,反而像是特地设计过一样。

如果自己做这个生意,那是挣得多,不用和人分。

但,单打独斗有单打独斗的劣势。

“缝纫机首先就要花一笔,买了缝纫机,还得有线,有布,这些都得找路子稳定地买,不然客户下了单子,妈你这边却因为材料不够做不出来,缝纫机放在家里就是亏钱的。”周楚成说道,“为什么纺织厂那些人敢这么大胆地做,就是因为她们不愁路子,纺织厂一年到头谈那么多销售单子和原材料订单,她们只有嫌弃材料多的,没有担心材料少的。”

沈桂香迟疑:“你的意思是……我就跟她们做?”

“先做做看呗,就像妈你担心的那样,咱们一次性做买卖没那么多顾忌,可要是真做起了长期的生意,那就要考虑考虑会不会被当成‘投机倒把’。”周楚成鼓励他妈,“而且妈你也没接过单子,正好咱们跟着这些阿姨,这个流程也能记一记,以后用得上。”

沈桂香点了点头,她还有一层考虑,那就是他们是外地人,无论在哪里,外地人都是最难融入的一群人,沈桂香无所谓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可眼看着周楚成和周晚都得在城里至少待到高考,她还是得维系维系邻里之间的关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