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是什么(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

一早,钟五跟钟老爹和钟家几兄弟上山摘荔枝去了,江衔月就在家里写甜品方子。

其实甜品方子并不是固定的,同样的原料用不同的搭配,不同的做法就是不同的味道。但就像她之前归类的,基本上就是吃的、喝的、和又能吃又能喝的。而做法同样也都是固定的几种,一通百通。

所以江衔月整理的时候,绞尽脑汁回忆梦中跟母亲一起生活的那些年,所看到的和尝试过的甜品。

她先是整理了奶冻的做法,糖水的做法,以及酥酪、奶茶、果茶等甜品饮品的做法,又整理了奶茶果茶中可以添加的小料,例如珍珠、芋圆、啵啵、西米、椰果、红豆、燕麦、糯米、芋泥、麻薯、奶盖等等,最后她又列出十款最经典的甜品方子。

当然他们要卖桃子,这个方子自然也是以桃子为主料的。在之后她又附录了一些经典的搭配。为了让方子更有吸引力,在必要的地方,江衔月还补充了色彩鲜明的图片说明。

这样前前后后也整理了有二十来页,全部整理完后,江衔月翻着看了几遍,又删删补补改改地完善,最后才满意地放下笔。

她之前做那些甜品的时候都是心血来潮,想到什么就做些什么,做的东西虽多,味道也不错,但是现在既然有了这样一个小册子,她决定还是按照册子上来。

要不然出去推销的时候,呈现给人家的甜品跟方子对不上,人家也不会买账啊。

-----

下半晌,钟五几人回来。

他们一行七人,每个都背着满满一筐荔枝。因路途和时间限制,不能当天摘当天卖,所以他们都是带着枝叶折的。筐子直接卸到堂屋墙根底下……这块山墙后头是一片竹子,屋里这个地方最是阴凉,不怕果子变质。

江衔月给他们下了一锅面条,几人胡乱吃了,又喝了两碗糖水,才缓过劲儿来。

筐子倒不算重,也就六十来斤的样子,就是林子太密了。那段没有路,他们都是顺着又斜又陡的石峡往下走的。

钟大这才觉得钟五喊他们不是白喊的。

那地方去年他们都去过,他都以为自己是记得路的,不走今天这一遭,他都忘了这么难走了。而且他也想明白了,那地方,要不是老五带他们,凭他自己,就是再跟着走个十回八回,也未必记得住路。

而且,在那样浓密的林子里,老五充当的不仅是引路人,还是定心丸。他总是能比众人更敏锐地察觉到是不是有危险。

跑山这碗饭,还真不是谁都能吃的,至此,他也算是心服口服了。

众人歇了一会儿,商定第二日由钟老金、钟三跟钟五一道去卖荔枝,后天再一道去山上,各自散去。

钟五歇了一会儿,喊钟六,“累不累?不累的话就跟我一起去后山摘桃儿,回头你五嫂教你做蜜桃糖水,你那小摊儿上就又多一样吃食。”

“不累不累,走,咱们这就走!”钟六想起那糖水的味道,一瞬间斗志昂扬,浑身又充满力量。

他背上背筐,二话不说就要往前冲。

他那摊子上李子糖葫芦的生意一直就那样,不温不火,抛却成本,一天能挣个一二十文。倒是棒棒糖和水果糖,后来居上,一天能卖出去不少。

不过这都是小孩儿吃食,大人们可不好意思含着一根糖棍舔。

糖水就不一样了,男女老少皆宜。这东西不光好喝,还提神,他下山来脑子都热蒙了,一进门喝那一碗,马上就醒神了。他觉得,大热天没人能拒绝这一碗糖水的诱惑,如果有,那一定是他的糖水不够甜,不够凉。一定是因为他们没喝第二碗。

钟二、钟三几人听见也过来了,“走吧,这会儿没事,我们也去。”

江衔月刚带上斗笠,陆氏也出来了,“走吧,我和月儿摘,你们几个往下背,背个两趟也就差不多了。”她拿了一个背篓,“你爹已经往山上去了。”

钟五点点头,等会儿不能让他媳妇儿一个人待在山上,他娘不去的话,他也就不让他媳妇儿去了。

一家人结成大部队往山上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