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年好景君须记(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行军一个多月,九月中旬,封严与贾政一行人回了京城。圣上对封严的表现自然是十足的满意,不仅挽回了大半的损失,而且解决了未来五十年西北道边关的问题,可谓是大功一件。

除了居首功的封严,贾政也被圣上好一番夸奖。当然不只停留在口头赞扬,实际的赏赐也很不少。又因为封严是工部尚书,贾政是他手下的郎中令,工部在这次战役中大大扬名。

兵部尚书虽有不满,但谁让他自己当初不愿意去呢?自然怪不到别人头上了。兵部侍郎呼延朗也立了功,这让他心里勉强平衡一些了。

虽不能摆宴,但真心想为贾政庆贺的林如海,自有办法让贾政和贾府的公子小姐们借此机会欢聚一次。

天气凉爽,菊花开得正盛,林如海便邀请贾母等女眷和男子们到他府上赏花。只是宁府的贾珍父子没有来,李纨怕尤氏在家里无聊,就叫着她一起去了。

林府在京城的宅子自然比不上荣府的规模,但胜在婉约有趣,其中大多数的花卉树木都是南方常见的种类,可见林如海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这边孩子们与贾母王夫人等在花园中游玩。或是赏花观景,或是放风筝钓鱼,也有好静不好动的姑娘们坐在桌案前写字画画的。

此时林如海和贾政也信步走在花园中,他们专挑僻静的地方,为的是好商谈事情。贾政便将在西北道发生的事情详细告诉了林如海。

“你手中虽然有忠顺王爷勾结突厥人的证据,但恐怕王爷并不会因此有所收敛的。”林如海分析道。

贾政点点头,也道“他毕竟是圣上最信赖的王爷,只几封信件做证据我也觉得算不得什么。所以才只寄了一封给他,并且是让人到京城后再找人送到他府上,只是想暗示他一些事情···”

贾政说道这里,压低了声音,又道“他虽然是圣上的左膀右臂,但我猜测有部分事情恐怕圣上并不知道,我这样做也是在试探他。”

“之前在扬州时你查出的水匪和鸦片的事情,我想这其中也是大有文章的。”林如海又说起这事。

“我们都知道这些事情背后都有他的干预,只是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圣上在其中知道多少,默许多少,又有多少是他不知道也不同意的呢?”贾政的声音很低,林如海要凑得很近才能听清。

“所以说圣心难测啊!”林如海也轻轻叹了口气。

“只是我想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终有一日要与他当面交锋的···”贾政又道。

二人都沉默了一会儿。

林如海突然压低了声音问道“你离家的这段时间,两府发生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贾政叹口气,轻声道“就知道回来也免不了这些事情,如海不妨直言。”

“贾琏又娶了妻子,只是他自己也害怕在国丧期间被人知道,如今只敢在外面安置。忠顺王爷知道这事后派人敲了贾琏一万两。”林如海低声道。

贾政皱了眉头,说道“满脑子只顾得上自己的一点事情,全然不将亲妹妹的事放在心上!”

“还有一事,我想先告诉存周你···”林如海又道。

“贾珍和贾琏私下里结交平安州的那位王爷···前些日子贾琏还去了一趟平安州与那人见面···”林如海低声道。

“泸定王?”贾政轻声问。林如海严肃地点点头。

泸定王是先皇的长子,因与当今圣上争权失败,而被贬到了平安州。虽还是王爷封号,却被人严加看管,没有半点自由。

“那位怎么能私下里见人的?”贾政有些奇怪。

“有些官员不满忠顺王爷一家独大,又实在厌恶他的作派,便起了投靠那位王爷的心思,也许是想借此让圣上打压忠顺王爷吧。”林如海解释道。

“一个失败的王爷还能东山再起吗?”贾政轻笑一声。

林如海压低了声音,补充道“有传言说先皇为他留下了一大笔钱财和势力,为的是若当今圣上昏庸,便让他取而代之···”

“流言传的这样细致,便愈发不可信了。”贾政笑道。

“我也是这样想的,只是圣上却似乎很担忧。所以我们才多派了人手看管着泸定王,看他和谁私下见过面了。”林如海也笑道。

“圣上也知道了贾琏去见泸定王的事?”贾政问道。

林如海摇了摇头,“泸定王做事很隐秘,我能知道这事,还是因为自己派了人去调查贾琏才发现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