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未尽花先笑(第1页)
贾珍和贾琏被流放去了金陵,贾蓉跟随送行。宁府如今只剩了尤氏一个主子,和一百来个仆人。细说起来,实在寂寞凄凉些。
王夫人也觉得让尤氏孤单单待在那边,恐怕也不安全,得到贾母的许可后,王夫人就让尤氏搬来了荣府住。
往常热闹繁华的宁府,因为没了主人,瞬间冷清了下来。即使常有人打扫,却少了人气,房顶与地面都渐渐长了杂草。下人们见主子也不怎么回来,更懒的收拾,每日喝酒斗牌,玩得不亦乐乎。
尤氏本就是个心慈面软的人,对待下人总也无法使出狠厉的办法,知晓了那边的情况后,倒也将管事们叫来训过几次话,只是大约下人们也感受到了宁府的败落,竟都不怎么在意。尤氏心里的这些苦楚,也只能和李纨说一说。
她心里想的是,等贾珍和贾蓉从金陵传来消息后,自己不如也搬回金陵,京城的奴仆能打发的就打发了。
贾兰还不到四岁,但话说得已经很流利了。李纨满心都想着要好好教儿子读书,因此也没心思帮着管理家事,都让探春去做了。王夫人知道李纨的想法,也了解她的性子并不适合管理这一大家子,反而也叮嘱李纨平日照顾孩子就好,不需操心家事。
贾珠日常要帮着贾政管外面的事,况且自从抄家之后,家里更不比从前。之前外面的许多事情根本不需要操心,自然都很顺遂。如今其他人眼看着贾府经历了那一遭,怕是再也没有机会恢复曾经的鼎盛,捧高踩低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贾政不日又要出发去广州,贾赦病重,贾琏去了金陵,王夫人又要操心照顾贾母,偌大的家业,如今外面只能依靠着贾珠一个人。贾珠自己也深感责任重大,做起事来认真勤恳,和探春配合得很好。
*
早春时节,荣府花园里的迎春花开得正盛,一簇簇嫩黄色小花朵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尤氏和李纨妯娌两个刚从贾母处离开,二人随意在花园里逛一逛。
贾母虽然身体恢复了许多,只是精气神再也没有之前那么好了。饭吃不多,也懒怠走路,说一会儿话就累了。王夫人担心贾母身体,每日总有多半的时间守在跟前。
“兰儿,今日的功课做好了吗?”李纨看着贾兰走到自己跟前,就弯了腰为他理好衣服,又摸了摸他的头。
“功课做好了,兰儿想过来看看老祖宗。”贾兰答道。
“真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尤氏听了更加喜爱贾兰,又牵着贾兰的小手,将他抱了起来。
“他现在长个子了,你可抱不动的!”李纨笑道。
尤氏只轻轻抱了一下,就松开了手,又道“我看见这孩子,就喜欢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李纨听了,也很同情尤氏,她还不到三十岁,也一直没有个亲身骨肉,虽有个继子,可又是那样荒唐。如今家里只剩她一个人,也实在是寂寞些。
“我本来想和太太说,让你住到我旁边的院子,只是太太说已经安排好了···”李纨又道。
尤氏正弯着腰逗贾兰玩,听了李纨的话,也就笑道“凤丫头之前的院子既小巧,离老太太也近,是我跟太太说的,住那儿比较方便的。”
“她还在时,的确和你关系极好!”李纨又道。
“难道还吃醋了不成?”尤氏打趣道。
“哪有呢?她还在时,一个人就能顶十个人的空,从老太太,太太,再到孩子们,没有人不喜欢她的热闹性子。如今我眼看着家里的人越来越少,也确实有些想她了···”李纨说罢,难得叹了口气。
“她如今倒是海阔天空地逛去了,等她回来,自然要和咱们聚一回的!”尤氏说罢,又不禁想起了王熙凤临走前对自己的叮嘱,没想到,竟然都应验了。
“说起这个···”李纨凑到了尤氏耳边,又道“我听老爷太太的话,也都有意搬回金陵呢!”
尤氏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如今不比从前了啊!还是回金陵的好···”
“凤丫头也在金陵,她虽然不方便来看咱们,但咱们总能去王府看她的。”李纨又道。
“从前也没有见你多么想她呢?”尤氏笑道。
李纨却叹了口气“真的自己管了家,才知道凤丫头以前多么不容易,又要伺候老的,又要照顾小的,还能兼顾这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我实在不及她太多!”
“她的确是个能干的!”尤氏附和道。
“大嫂子,怎么站在外面说话,也不嫌冷吗?”探春和宝钗挽着手也走了过来。
“你们两个从哪里来?”李纨问道。
“刚从母亲那里出来,母亲顾不上,我们两个就帮忙打点父亲要用的东西。”探春回道。
“你们俩这是去哪呢?”尤氏又问道。
探春笑了笑,心想这两个大嫂子倒是问的详细,就答道“去看看二哥哥,好几天不见他了,也不知忙什么呢?”
“宝玉自然是忙着读书呢,就要考试了,他这几天更上心了。”李纨答道。贾珠总是去找宝玉说话,因此李纨比较清楚。
“去看看吧!说不定咱们家也要出一个状元了!”尤氏笑了笑。
*
探春和宝钗先去看过了贾母,又和王夫人说了几句话,顺道来看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