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1页)
隆隆雨声中,脑海却出奇的清明。昨夜今朝发生的事走马灯似地从眼前过,任由思绪将其条分缕析,隐隐已经有答案浮现。如果他没有料错,能在行宫屡生事端丶又有动机兴风作浪的人,只有那位殿中少监宋希仁,不作第二人想。
就算眼下没有确凿的证据,宋希仁也肯定是要抓的,至于什么时候动手。。。。。。
一个念头还没转完,赵铭恩忽然一激灵,上前半步,视线落在院中一角,眼神如鹰隼般锐利。天光熹微,雨势凌乱,但他分明看见两个灰扑扑的身影,绝不是修行僧人的打扮,不知何时潜入院中。二人在小院当中央的大树下稍稍停留,然后猫着腰,一前一后溜入了正殿。
他略一思量,回身不轻不重地拍了两下门,唤王妃。
半晌,门里探出女使的脸,「什么事?」
「你与王妃待在殿中,守好门户,千万不要出去。」他边说,一边时不时回头看正殿,生怕错过一丝动静。仓促间,语气是难得的急迫,「千万,千万不要出门,切记!」说完便将女使的脑袋摁回去,干脆利落地把门拍上了。
赵铭恩深吸一口气,又在檐下略站了站,四下扫荡,并未发现更多的同伙,再不犹豫,提步踏进雨中。雨水胡乱撞在面门上,几乎睁不开眼,他快步穿过庭院,沿东角没入正殿檐下,没往殿门走,而是一径往深处去。
山墙后开了扇小门,他挑帘进去,瞬间进入了一个香菸缭绕的世界。金柱间张挂通天的帷幔,风过时掀开一角,只见内槽中搭起巨大的佛坛,供奉着十数尊佛像。
没有人。。。。。。赵铭恩警惕地顾视四周。飘忽不定的帷幔,像毒虫伸出的触角,背后危机四伏,他从腰间摸出一把短刀,抬手「唰唰」两下,半截帷幔无声地坠下,一道天光陡然穿堂而过,光影的尽头处,走出一个人来。
「太子殿下,别来无恙啊。」声音穿透缭绕的青烟,似真似幻。
赵铭恩一翻手腕,不动声色地藏起了手里的刀。来人走到殿堂中央,逆光的面容终于清晰起来。
是宋希仁。
宋希仁背着手走近他,脸上带着谦和的笑意,言语间却无丝毫恭敬之意,见他一味沉默,遗憾地摇了摇头,「看来殿下不记得臣,真是遗憾。」说罢侧过身,望向庄严的神佛,甚至合手拜了拜,仿佛了却一桩心愿。
「臣等这一天,可是等了许多年。」
宋希仁不过二十出头,并非京城人士,家中父祖亦不曾为官,这话倒说得像是有积年的恩怨。赵铭恩心中一动,隐约明白了什么。
他忽然开口:「许多年,究竟是多少年?」
宋希仁不防他有此一问,惊讶地看了他一眼,「十四年七个月零四天。」顿了顿,脸上又浮起一丝期待之色,「这个日子,可让殿下想起来什么?」
赵铭恩自然不会由他牵着走,只是暗暗将这个时间记下。他逼近一步说:「你屡次惊扰睿王妃,就是为了引孤现身。」
宋希仁忽然发难,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势,姿态决绝,就没打算给自己留退路。这个时候言语间的交锋,甚至比刑讯逼供时,更能问出真话。
果然地,宋希仁爽快承认:「不错,臣稍稍一试,太子殿下便上了钩,臣故技重施,殿下再次落入圈套。不得不说,连臣自己都很惊讶,以睿王妃做殿下的饵,竟如此简单有效。」
「在京城时,暗中尾随睿王妃马车的人,也是你。」
「是臣派去的人。」宋希仁笑了笑,「殿下落入了臣的眼,看来臣也入了殿下的眼。」
「你执意要会昌营中郎将带人上骊山。。。。。。」
这回他话没说完,就被宋希仁打断了,「殿下与臣,往后还有许多时间,到时候殿下的疑惑,臣会一一为殿下解答,但今日,殿下还有别的事要做。」言罢只听「咔」的一声,从身后传来。
赵铭恩眸光一凛,回过头看,山墙下的小门落了锁,帷幔后有人从外槽中走出来,身形略显瘦削,走近些,出乎意料的是个中年人,浑然陌生
的面容,赵铭恩可以确信自己没有见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