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章 夜尽天明(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二人经过庾泽身边,风一般向晋阳弓卫处去了。

少时,那名传令的弓卫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连与庾泽行礼的力气都没有,也缓缓经过,奔向李鹿笛所在处。

庾泽再次看了眼河对岸一筹莫展的匈奴军,已缓缓向密林中退却。

这便是李鹿笛?

这等谋略带给庾泽的不仅是敬佩,更是深入灵魂的震撼。

铁骑军阵一侧,仅存的晋阳弓卫再一次整肃完毕,列队待命。李鹿笛离开军阵,向一处高地上聚拢的人群走去。

高地下方幸存的江湖侠士们看见李鹿笛的到来,如劈波般闪开一条通路,恭敬退于两旁。

所有人都看见火矢阻敌的一幕,所有人也都听见奔腾河水中敌人的哀嚎。

没有人再敢对李鹿笛的忠诚与能力有所怀疑,若非李鹿笛,这片长平古战场上将没有晋人活着出去。

李鹿笛行至人群中心,单膝跪地,双手托起折枝剑,朗声道:“殿下,敌人已退军。”

正守着谷仲溪的慕容卿一个箭步扶起李鹿笛,千言万语堵在口头,终究深吸口气,郑重道:“辛苦了!”

但这柄折枝剑,此时看起来只觉刺眼。

虽然慕容卿认为自己配不上折枝剑,但李鹿笛仍执意将剑塞还,只道是惯用枪弓,不擅剑术。

此刻的慕容卿,只觉自己像个笑话。

激战过后,终得片刻喘息。

短暂的安全来之不易,但这里的人们没有一丝逃出生天的喜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孙小玉与烈吟冬守在谷仲溪身侧,另一边,是同样奄奄一息的王旷。

何去何从?

这个问题,也是二人与慕容卿方才讨论了许久的问题。

二人邀请慕容卿与谷仲溪一并前往苏门山,甚至,烈吟冬还悄悄提及密室中的典籍或有可能医治谷仲溪的伤势。

但慕容卿心中非常清楚,若这么一走了之,不仅愧对壶关庞将军遣庾泽相助之恩,更愧对刺史刘琨的信任。

如今李鹿笛到来,给了慕容卿寻找答案的一个选择。

慕容卿再没有猜疑之意,拉着李鹿笛的手柔声道:“李将军,这二位是寒鸣岭的烈家领袖,也是我和谷将军非常好的朋友,他们正打算携族人前往苏门山,巧合顺道救下了王旷将军。如今局面,你觉得,我们该往何处去?”

本以为李鹿笛会站在军律的立场上劝慕容卿返回壶关,哪知李鹿笛只是瞥了眼担架上不省人事的二人,随口道:“末将觉得,不如就与烈家同行,前往苏门山好了。”

“啊?当真可以吗?”慕容卿吃了一惊,讶异道:“但如此一来,我们相当于直接将并州军带离并州,岂不是会遭刘琨大人记恨?”

李鹿笛冷笑一声:“乱世之中,谁有资格记恨谁?此战敌人分明给我们挖了个圈套,尤其针对谷将军。如今这般惨状,我等走投无路,唯先自保,但敌人能从丹朱岭坳口绕后伏击,可以说整个丹朱岭都不安全,包括下面这泫氏县城。若贸然进城休整,怕是真的会遭困而全军覆没。所以若要寻个落脚之处,我们只能向东走。”

“可是,我们带出来的不仅仅是江湖侠士,还有并州精锐晋阳弓卫,就这么一并带走吗?”

李鹿笛眨了眨眼睛,面上露出一丝嘲弄之意:“弓卫是我的人,那些不服从我的,也基本都在密林中死了。如今这些,我去哪,他们便去哪。”

慕容卿如被当头砍了一刀,嘴巴张了半晌,一句话也说不出。

忽而身后一男声道:“我也同意护送谷将军和王大人去苏门山。”

话音落处,庾泽摘下脑袋上的头盔,站到李鹿笛身侧。

“我离开之时,庞将军曾说,若王旷将军和谷将军皆战败,壶关定然不保,叫我追随谷将军。如今战况,想救壶关怕是有心无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