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 震惊文官集团初具规模(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朱标把“物价局”和“税务局”的想法说了出来。“父皇,这便是儿臣想到的长久之法,望可以实施,尽快将物价局和税收局从京城逐步推广向全国各地!”“这样就可以抑制住商户们缺税漏税的问题了!”此话一出,整个朝堂瞬间炸了。一众大臣用着不可思议的眼神望向朱标,这一刀直接看到了他们的大动脉啊!一旦在大明境内建立了这两个机构,他们旗下的产业不仅没办法继续缺税漏税,就连盈利也将远远低于从前。不可以!绝对不可以!老朱此时微微颔首:“嗯,标儿,你这个方法不错,这两个机构就交由你来督办!”还没等朱标做出回应,杨思义便连忙开口制止道:“陛下,还请三思,太子殿下的这个方法不可!”“杨尚书,我这个方法有何不可?”朱标微微皱眉,向着杨思义询问道。杨思义想了一下回答道:“太子殿下,如今天下初定,国家百废待兴之际,经济回暖自然需要商户们的帮助。”“若是设置这两个机构,怕是会影响到商户们的经商积极性,对我大明是弊大于利啊!”此话一出,一旁的朱标心中发出一阵阵冷笑。这句话是他听过最好笑的笑话,绝对没有之一。影响商户们的经商积极性?我看是影响到你们钱袋子的进账速度了吧!看来江兄说的果然没错!这些人从来就没为大明的江山社稷考虑过,一直考虑的都是他们自己的利益。“陛下,兹事体大,不可妄下定论,需要长久计议啊!”“是呀,陛下,如今不止是朝廷需要恢复经济,天下百姓也需要恢复经济,绝对不能轻易寒了商户们的心啊!”“还请陛下为天下万民着想,暂时放缓物价局和税务局的政策。”“……”这次,一群跟杨思义属于同一阵营的官员们,此时纷纷出列。他们跟杨思义一样,向着朱元璋进言,极力阻止这两个机构的落地。看着这群接二连三站出来的官员们,朱元璋心中的怒火已经快要压制不住了。幸好有江临的提醒,要不然老朱就被这群人蒙骗,以为他们是真心为了大明社稷着想,原来不过是为了自己的钱袋子着想!差点就中了这群人花言巧语的圈套!好呀好呀!本来老朱对于江临说的那些话,有些存疑。如今亲眼所见,果真跟江临说的一模一样,没有半点差别!朝中有不少官员早就已经拧成一股绳,联合在一起对抗敌对的武将集团以及皇权。若是让他们持续壮大,形成了江临口中的文官集团,那日后就可以骑在皇权的脖子上。但是!老朱是谁?可是大明的开国皇帝!被后世尊称为洪武大帝的存在!他当年从尸山血海的战场中拼杀出来的!建国前杀了数不清的敌人,建国后更是杀了数不清的贪官污吏。岂能因为被这群人轻易胁迫?更何况,此事关系着大明的江山社稷。一旦这次妥协,不能在将政策成功推行到全国各地!没有这两个机构的支撑,大明日后将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中。一时间,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极其安静,仿佛一根针落下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偌大的大殿内,所有人都只能听到各自那砰砰砰的心跳声。朱元璋冷眼看向这些出列的官员,就像看一群跳梁小丑,上蹿下跳的维护着自身利益,却又冠冕堂皇地加上忠君爱国的理由。江临的一番话还不停地回荡在老朱的脑海中……现在他这个开国之君还在位,已经有不少的文官抱团在一起,要是等他死了,后果完全不敢想象。就如江临此前说的那样……文官和商人两大群体强强联合在一起,占据着社会上大量的资源。从底层百姓到上层皇帝都会被压迫。尤其是皇帝,更是性命不保!大明到底是老朱家的,还是这些文官的?想到这里,老朱不由得勃然大怒,愤然开口道:“怎么?你们是想要逼咱妥协吗?”极具威严的声音忽然响起,让殿内的每个官员瞬间头皮发麻,一个个都站在原地不动,谁都不敢再发表任何言论。“咱想知道,你们这些人打算拿什么逼咱妥协?““拿命吗?觉得咱会在意吗?”老朱此话一出,让刚才出列的一众官员顿时慌了神,有些不知所措。无论如何,老朱都必须把“物价局”和“税务局”这两个机构在大明的全国各地推行下去,造福于天下百姓。这个决定不管是谁只要阻拦就杀了谁,绝对不会有一丝手软!即便是背负骂名,老朱也要做,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