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母亲见大伯父丧子可怜,便叫他到大伯父跟前,多多尽孝。

一年之中,他有半年的时间,呆在父亲的身边,到引剑堂主家开设的私塾里念书;有半年的时间,呆在大伯父的身边,到附近的峨眉山丶青城山上历练,跟着老道们修习道家的养生气功法门,也钻研医卜星象,机关阵法。

到他十五岁时,父亲病逝,家道中落。

他随母亲回到外公所在的夷陵老家,安心读书,以图功名。这期间,他与邻居家大他两岁的湘仪姐姐,两小无猜,十分投缘,私下约定了终身。

十八岁那年,他考上了京师大学堂。

他做着学成归来,迎娶湘仪的美梦,来到了北平。

在北平,经常和同学们去拜访卢巡丶韦岚昉等文艺界名流。他十分尊崇卢巡先生,与先生长年书信往来,将先生的教诲,谨记于心。

没想到,过年回了一趟夷陵老家,天塌了。

湘仪家中惨遭变故,被姨娘卖去了花街柳巷,沦落风尘。不过,没多久,就得遇良人。一位姓施的海归律师,对她一见锺情,替她赎了身,娶她回家做了正妻。

未能与湘仪结合,他难免遗憾。

但见湘仪有个好的归宿,也算松了一口气。

只在心中暗暗责怪自己,没钱没本事,没办法亲自救湘仪出火坑,才造成了这终生的遗憾。

回到北平,他半工半读。

一直到毕业几年后,都身兼数份工作,给韦岚昉写京戏本子,到报社兼职记者,在耿少帅的公馆里当书记员,帮不识大字的小兵们代写书信,从早忙到晚,忙着赚钱,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也没有心思再谈恋爱。

终于,累倒了,听医生的叮嘱,调养了大半年。

这大半年里,卢巡先生给他介绍了一份教书先生的闲差。不远,就在京郊齐安县的一所中学。他拜谢先生,欣然前往。

刚教了一个多月,就闹出了麻烦事。

他班上的一个学生,沉迷于时下流行的武侠小说,真的相信有轻功存在,想练成飞檐走壁,天下无敌,就翘了课,一个人跑去武当山上,发誓不学成天下第一,绝不下山。

校长大发雷霆,迁怒于他这个班主任。

当时,武侠小说在文学鄙视链最底层,卢巡先生也瞧不上。他向来以卢巡先生为榜样,也认为写武侠小说,不是正经做学问。便在校长的引导下,发自真心地,写了一篇痛陈武侠小说毒害青少年思想的学术报告,在全体师生大会上高声朗读,结束时掌声雷鸣,赞声一片。

最最重要的是,他将这份报告,寄给了卢巡先生审阅,获得了偶像的回信与肯定。

身体调养好了,他就离开了县中学。

耿少帅升官了,招他回到耿公馆,做自己的中英文秘书。

由于不习惯上的种种习气,半年不到,他就辞掉了这份旁人看来,十分光鲜体面的工作。

正巧,华丰银行的行长徐时寅,家里正在外聘家庭教师。

文笔出众,又正经毕业于京师大学堂的常福为,就去徐公馆,给徐家的三公子和四小姐,每天补习功课。

说是师生,当时的常福为二十七岁,四小姐二十一岁,两个人差了六岁,都是成年人了。补习的过程中,四小姐为他的广博学识所折服,产生了超越师生的感情。两个人顺理成章,走到了一起。

徐时寅认为,时局动乱,南下要比北上安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