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北川此番就交给她了,拿下北川,再和吴中江南汇合,其他的就不足为惧了。

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建梁国,再度统一中原,还百姓一个盛世安康,并加固边境,绝不允许原身第二世,蛮夷入侵中原,肆意烧杀,致使民不聊生,满目疮痍的事发生。

李南熙见她去意已决,也知道劝不动她了,只得又说了一些叮嘱她的话,最后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万邻阁。

那是他头一回对人动心,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一步步踏入火坑,他的心境可想而知。

而眼下,不是悲风秋月的时候,听了她一番话,他宛如醍醐灌顶,他需要回去好好整一下思绪,再决定江南该何去何从。

等李南熙走后,红纭从旁一棵大树上跳了下来,她是暗卫,窝在各种犄角旮旯保护主子都不奇怪。

她凑近,疑惑道:「少主,我怎么没看出来李南熙有这么好?治国之才啊?你用得着给他出谋划策?」

昭颜莞尔一笑,「江南之困,是真的有。江南本无罪,可它比其馀四国富庶太多,就是原罪,「匹夫无罪,怀璧有罪」。可是——」

昭颜挑眉,随意道:「李南熙这人有治国之才,是我随便说说的。」

不过是给他洗洗脑,让他觉得他可以,他能行,白氏一族很看好他罢了。

「江南的富庶,可不单单是他李南熙的功劳,是集天时丶地利丶人和于一身。本身江南地形丶气候丶地理位置就注定它差不到哪去。说起来,若是往上推几辈,李南熙和我李家还是同支的,要不然先祖也不会将这么大一块肥沃的土地赐予李家做封地。」

「可享受了我李家的封荫,不想忠君报国,却连年谎报天灾人祸,不断向朝廷伸手,要求拨款赈灾。父皇念他是李家同支,对他自是照顾几分。」

「他有治国之才?他江南是富庶,他的富庶最初是建立在不断伸手问我梁国要钱的基础上的。」昭颜的声音变得凛冽。

先帝梁皇为人宽厚,也有抱负,他努力改变梁国前两任先祖留下的烂摊子,他彻查朝廷贪污腐败,他也意识到藩王权力过大,宣布撤藩,想将权力集中中央。可他撤得太快了,引起了五地藩王的不满,五藩王联合叛乱,一路打到了燕都城下,最终李泓在白倾雪丶楚曜的哄骗之下,打开了城门,放入了细作,导致燕都南城门被五王大军攻下,大军直逼皇宫。

先帝梁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勤于政事,力图中兴,可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他心慈手软,太过重感情,甚至罔顾王法便是致命。他若是在第一次发觉江南李氏谎报灾荒,骗取灾银时,就将李氏一举拿下下狱,而不是顾念同支,放他一马的话,江南王不会贪得无厌,江南一地不会壮大如斯。

他若不是因为顾念吴中乃姑母所嫁夫婿之封地,对萧成远信任万分,司徒家的玄甲军也不会在战争关键时刻,被吴中军临阵倒戈,腹背受敌,惨遭重创,外公战死。

先帝他兴许是一位好父亲,好兄长,好夫君,却不是一位好皇帝。

等到魏清离得到消息的时候,昭颜已经在随钦差大臣刘文英去往梁国燕都的路上了。

他将手上的信纸揉作了一团,羞恼道,「他李南熙在干吗?就任由裴稷的人肆无忌惮地将人带走!」

徐言很少见自家王爷动怒,关心则乱,北川王裴稷来要人,李南熙哪里拦得住。放眼中原,能与他北川的铁骑相抗衡的,只有当初镇国大将军司徒铭的玄甲军,可谁都知道,玄甲军自两年多前保卫燕都一战中,已受重创,被北川军收编,不过是仰人鼻息,再无往日之威风。

如今,可不就是北川铁骑一家独大。

「若是王爷当初能将白姑娘带回东湖,也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了。」徐言语气惋惜,他也听到了白氏一族破阵的消息,感慨白氏一族果然精通兵法丶阵法丶说不得还有谋略丶治国。若是白姑娘站在他们阵营,如此助力,何愁大事不成。

魏清离何尝不知,只是他舍不得勉强她。

他原想年前回趟东湖,处理下政务,年后立刻将她接回,可谁曾想,老头子还贼心不死,惦记王位,纠集一群乌合之众想要刺杀他。

等他处理完这些,平稳了东湖朝堂,想再去接她的时候,已近三月,没想到被裴稷捷足先登了。

第44章自古红颜多薄命15

15

马车停在燕都城门外,昭颜轻轻撩开帘子,看着古朴的城门,人来人往的模样,全然一番物是人非的光景。

到了燕都,刘文英的心才算落到了实处,那上吊的绳子应该用不上了吧。

和城门外的守军交接完文书,还想多问两句这白姑娘安顿在哪?宴请又在哪?北川王什么时候,才接见白姑娘?没曾想那守军脾气大得很,一副面露凶光,杀气腾腾的模样,刘文英作为文官,说不怂是不可能的。

可对方收了文书,转身就走是几个意思?

刘文英略显尴尬,这也不是待客之道啊。

与其这样,又何必兴师动众一纸圣旨将人「请」回来,你真当白姑娘无处而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