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2页)
昭颜一纸诏天下书,昭告天下,以梁国的名义,以燕都的名义,而非北川军的名义。
诏天下书,昭告所有梁国百姓:说清楚了西楚王室的所作所为,并且明明白白告诉西楚,我梁国大军眼下连你也要打!我得解救被欺压的西楚百姓,你西楚官员胆小怕事不管,我梁国管!
这下,西楚官员们急了,北川军摩拳擦掌了,东湖丶江南丶吴中皆是错愕,错愕过后便是愤怒!我是没和北戎交手,但我好歹也没有资助北戎啊!你西楚还暗搓搓地给北戎输出粮草,供他们打我中原。
此时,饱受北戎军欺压的西楚边界的百姓们奋起抵抗了,多年的欺压让他们连带西楚腐败的朝堂也恨上了,若是当年司徒老将军还在镇守边疆,哪里有北戎这小小蛮夷嚣张的时候。
他们承认自己是胆小怯弱的西楚人?不,他们要做回敢把北戎军打回老巢的梁国人!
第53章自古红颜多薄命24
24
西楚王宫内,一众文臣武将急得上火。
裴稷这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你发诏书就发诏书吧,你明明率领的是北川大军征讨北戎军,夺回的是你北川的地盘。结果,你非得说你是梁国大军,是!这话原也没错。东湖丶吴中丶江南丶西楚和北川都归属梁国,可谁不知道如今梁国早就名存实亡了,各国藩王已自立为王,各扫门前雪。
发个告天下书,以梁国的名义,谴责我西楚,敢情你这就以梁国君主的身份自居了?关键还把我西楚的百姓的国家荣誉感给调动起来了,纷纷怀念梁国时期的强大。
你厚着脸皮说要攻打我!
理由是我西楚暗搓搓给北戎提供粮草了。要说给北戎些小恩小惠是有的,但还不至于吹牛吹到说他北戎攻打你北川的粮草都是我西楚准备的!这屎盆子是强行扣在我头上了。
我西楚百姓都吃不饱,哪来那么大批粮草送给北戎军?
无非就是你北川想打我西楚,师出有名,面上好看些罢了!
西楚的老臣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可恨这裴稷一介武夫,什么时候脑子这般好使了,这是早就想攻打他西楚了,这回可让他找到个极好的理由了。
是了!裴稷那大高个的莽汉哪懂什么阴谋阳谋的,这主意指不定就是他身旁那个白姑娘给出的!
不怪他们如此寻思,实在是这几天听城楼下那个北戎将军骂骂咧咧,听得太多!而十句话中,三句骂裴稷不得好死,两句骂他西楚缩头乌龟,剩下五句全是招呼那位不知名姑娘的,而那位将军之所以如此狼狈,全是拜那白氏一族的姑娘所赐。
西楚老臣们想着,这事自家王爷靠不住,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窝着呢,等联系上黄花菜都凉了,但他们这些人可以发挥下馀热,派人游说一下其馀。本来五国平衡的,北川如今野心勃勃,想要找藉口攻打我西楚了,若是平衡一旦打破,下一个被攻打的就是你。
可吴中王刚登位,正忙着平衡各方朝堂势力,江南已和吴中结盟,抓紧训练兵士,如今怕的也不是他江南,他们对西楚的事不甚感兴趣。去东湖的信,石沉大海,传信的更是连魏清离等人的面都没见着。
好像大家都很忙,真的就只有他西楚闲得发慌。同样是白姑娘,北川王身旁的白姑娘文能给他西楚扣屎盆子,武能斗北戎。而他家王爷呢?竟然带着一队士兵陪着另一位白姑娘回老家去了,一去半年多都杳无音讯,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也不容易!
可王爷认准了白倾雪姑娘是白氏一族,他们能说什么?
这三年,他西楚王除了跟在那位白姑娘身前身后跑的欢,干点别的正事了没?
本来还有个江南王世子陪着一起垫底,可如今人家幡然悔悟丶励精图治了,不声不响竟然就跟吴中结盟了,只有自家王爷还停滞不前。
这是谁的王位?
是楚家的王位,又不是他们的!
如今西楚境内,百姓纷纷响应那份诏天下书,吵着嚷着说自己是梁国人,不是西楚人。
那些老臣们一想,切……谁还不是梁国人了!我们都是好吗?我们本来就是梁国旧臣。
如此一想,西楚上下真的觉得没有必要打了,北川军强悍,西楚军打不打得过是一方面,西楚内部民心不向,打了又如何,更何况诏天下书里说得一点没错,他们这些人本就是梁国人,玄甲军是梁国人,他北川人同样也是梁国人,既然同是梁国人,何不化干戈于玉帛。
先妥协的是西禹关的城主,他已经当缩头乌龟太久了,久到前阵子看到北戎大军从他西禹关的城门口而过,他都不敢吭声,只能装聋作哑,实在太憋屈!
这不,被北戎军一激,诏天下书一出,他直接带着守将就打开了城门。当然,不是为了放进北戎军,而是和玄甲军丶北川军一道围击北戎残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