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2页)
叶大军被老婆说泥腿子,没一点不高兴,反而洋洋得意的说「早就跟你说过咱家老二能耐着呢,你还不信。」
赵招弟这回有点信了「咱娘总说老二精,敢情还是真的。」
赵招弟这些年一直认为婆婆在吹牛,瞅瞅老大老三这憨样儿,一个娘胎出来的老二能精到哪去?
没成想还真是个人精。
香江那么好的地方,怎么就是叶老二去了,要是她弟弟也能去多好啊。
屋里正吃的热火朝天,叶老头给调查员夹了块鸡腿肉,打听着老二的事「小伙子,香江那边还说啥了?」
调查员捧着叶家唯一一个没缺口的土陶碗,里面堆满了叶家老两口给夹的饭菜,正无从下手,听叶老头打听香江,顺势放下碗讲萝湖口岸那边的情况。
「这位寻亲的叶先生好像很着急,萝湖口岸那边一天要催咱们省里好几次,估计是想您了,给的消息不多,那边就说了姓叶。」
其实是香江对接海关着急,李家兄弟俩人在香江对接海关连吃带喝,劝都劝不走,海关苦不堪言,只能不停的问萝湖口岸情况,想赶紧送走这两位大公子。
吃完饭,调查员问叶家老两口有什么话要转交给香江那边,话太多可以写封信,他回省里帮忙发去萝湖口岸。
「大爷,您有什么口信给那边不?写封信也成,我给您邮过去。」
这年头老百姓想给香江写信审批很严格,调查员想着帮叶家从省政府寄信,手续少能省不少时间。
老两口顿时激动的不能自已。
「这会不会太麻烦您了,送到香江那得多远啊。」叶老头嘴里这么说着,但期盼的眼神无法掩盖俩人的渴望。
「大爷不麻烦,就是邮局寄信到香江差不多得一个月,您得多等会了。」
「哎,好好,我们等我们等。」他们已经等了半辈子,哪里差这一个月,临死前能再见一面,他们就知足了。
叶秀兰回屋去找笔纸,全家人围着叶秀兰你一句我一句的问候着香江那边的家人。
「秀兰啊,快问问你二伯在那边能吃上饭吗?吃的饱不?」这是叶老太担心了一辈子的事儿,反反覆覆让叶秀兰写七八遍。
好一会才轮到叶大军说话,「娘,香江那地方不缺粮食,老二咋能饿着?秀兰问问你二伯有棉袄穿不?家里还有新棉花,明天就给他做一身。」
「兰啊,再问问你二伯啥时候能回来?」
这封信写了很久,足足五大张作业纸,叶秀兰的钢笔都没墨汁了。
叶老太使唤叶老大回家去找她的私房钱,把零零散散总一共八十二块六毛都塞进了信封里,叶老太生怕二儿子在香江饿着。
叶老头开始整理家里的票证,想给一块塞进去,调查员阻拦说「大爷,票用不着,香江那边买东西不用票。」
「哦哦好,咋还有不要票的地方。」叶老头可惜的把票收回了兜里。
叶大军和叶三兴也一起添了六十块,叶秀红几个小辈凑了十块钱放了进去,把厚厚的信转交给调查员,承载着全家人对那边的牵挂。
临走时,叶老头非得塞给调查员五块钱做邮费,调查员推脱不下,勉强收下了一块钱。
送走调查员一行人,叶家老两口脚下生风的跑回叶大军家。
老二有消息了!他们得给儿子把房子收拾出来。
叶大军家
「老头子你眼花了不是?那桌腿的灰没扫干净。」
「哎呦还真是,我得再找个抹布去,保管给它擦的铮亮!」
老两口欢天喜地的整理着西厢房,这是叶大军家当初盖屋时多盖的一间房子。
叶老太坚信自己二儿子没死,说什么也要给二儿子留一间屋,便掏私房钱在大儿子院子里盖了一间西厢房,里面床,柜子,桌子一应俱全。
「老头子,把那柜子上的棉花弄下来,给小二做个新褥子。」
「那哪成!用箱子里的新棉花,柜子上那是去年的。」叶老头不给叶老太拒绝的机会,翻箱倒柜的扯今年的新棉花。
「你个老东西懂什么呦,这新棉花不得给小二做棉袄?做了褥子那用啥做棉袄嘞?」叶老太数落着老伴,她能不知道那是旧棉花?谁让家里新棉花太少呢。
叶老头抖着棉花上的毛絮,满不在乎的说「拿粮食跟左右邻居换换,让家里这帮小子紧紧裤腰带少吃几口,小二在外面漂了四十多年,老子光腚也得让儿子从头到脚用新的!」
「行行,就你会疼儿子,反正到时候饿的也是你儿子,赶紧拿来吧你。」叶老太扯过叶老头手里的棉花,赶他接着去打扫房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