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1页)
有清以来,两个皇子做连襟,特别其中一个是太子情况,几乎没有。
康熙皇帝能让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娶了太子妃幼妹,可见对太子妃认可与看重。
给幼妹养夫君么?石静觉得也不是不行。
就在她准备劝说胤礽答应下来的时候,眼前忽然一黑晕了过去。
胤礽还在与皇上对峙,余光瞥见石静似乎想要拉他的袖子,结果没拉着,人就软倒在太师椅上。
他腾地站起身,握住石静手喊她名字,对方合着眼没有回应。
康熙注意力始终在胤礽身上,见他忽然起身不自觉朝后靠了靠,顺着胤礽动作才发现太子妃昏了过去。
“传太医,快传太医!”胤礽脸白如纸,额上青筋蹦起多高,只知道拉着太子妃手喊她名字,声音里带着哭腔。
这一幕看在康熙眼中,让他不由想起元后病逝时自己。
明知道元后已然去了,手在变凉,却不想松开她手,期盼着她能再睁开眼再看看自己,再看看他们的孩子。
任凭周围人如何劝说,他都不为所动,心里眼里全是发妻。
大婚之后两年多,元后无所出,太皇太后联手太后明里暗里给元后施压。
他为保护元后,当众顶撞太皇太后,被罚去奉先殿跪祖宗。
好在快到第三年的时候,元后终于遇喜,并于次年生下长子承祜。
可惜好久不长,四年后承祜病逝,元后差点跟着去了。
转过年三藩叛乱,太皇太后再次向元后施压,催她快些生出嫡子,稳住前朝。
他为了保护自己妻子,放弃筹谋已久的御驾亲征,改为在后方督战,一度丢掉大半江山。
元后也没让他失望,很快怀孕,可正是这一次生产,让他们天人永隔。
痛失爱妻那种钻心的疼,康熙至今还记得。
轮到他们的孩子娶妻,他怎么就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明知太子妃心思重,还不断给她施压,这回更是在她水土不服,极度不适的时候把人叫来训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康熙懂,却没有做到。
水土不服说轻也轻,说重也重,严重是可以要人命。
如果太子妃在这里出了什么事,胤礽大约会恨死他吧。
康熙站起身,在毡房里踱步,耳边全是胤礽焦急地呼唤,一声一声掌珠,仿佛炸雷劈在他心尖上。
所幸随行太医很快到了,不等吩咐立刻取出手帕搭在太子妃腕脉上,摸了左边脉摸右边,眉心皱起能夹死苍蝇。
作者有话要说:
石静:这个孩子来得太及时了。
第76章孕中事
“太子妃没事儿吧?”康熙看了胤礽一眼,只见他额上全是细汗,正汇成水流漫到眼尾。
太医也不确定,又喊了另外一个随行太医过来诊脉,最后两人齐齐沉默了。
顶着皇上的眼刀,最先赶来的太医颤声开口:“太子妃脉象复杂,恐怕要等回京之后,请黄院正看过再说。”
黄院正年纪大了,经不起颠簸,向皇上告假没有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