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别(第1页)
院内,几只小鸡在筐子里叽叽喳喳的,梁安摘了点萝卜秧子的叶子切得细细,碎碎的,拌着泡的发软的粗面馒头,又用手捏得碎碎的,找了个有缺口的碗给放到了筐子里。
躲得远远的小鸡看到吃得顿时冲了上去,将碗给围了起来,一点一点的啄了起来。
待吃的差不多了,梁安将筐子一把给提了起来,拿到了屋里,外面的风太大,放在屋里吹不到风也暖和一点,免得这鸡给冻死了。
眨眼间,已过了两日,梁安在厨房里将新做好的咸菜给装好,又包着好几个热乎乎的饼子,一同放到了堂屋桌子上已经收拾好的包袱里。
乌盛看着梁安的动作,慢慢的走了过去:“柴火都已经放好了,太大块的我也都劈好了,这钱你都拿着吧,晚上记得把门闩好。”
梁安抬起了头,眼睫毛上还在沾了些许的泪珠,忍住喉间的哽意点了点头:“郎君,你在外要小心些,身上也带些银钱。”
“好。”乌盛点了点头,伸出手拭去了梁安眼边的泪水,“别哭了,我是去做工,又不是去打仗,要是遇到熟人,我就让带消息回来给你。”
“嗯,这里面带了咸菜和饼子,郎君路上吃,还热乎着呢。”
梁安抬起手朝着脸上胡乱的蹭了两下,“郎君可还有别的要收拾的。”
乌盛摇了摇头:“没什么了,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也该走了。”
左右也就这些换洗衣物和吃的了,旁的也没什么好带的了。
“好。”梁安轻声的应道,跟着乌盛一同走出了大门。
不远处的大树下有人正在拿着耙子耙树叶,两三个小孩子也跟着帮忙,其中一个跑到了树叶堆里,不知怎得没有站稳,一屁股坐了下去,将拢好的树叶又坐散开来。
“乌盛,这是要去哪里啊,不会是又要打仗了吧。”
正在做着针线活的张柯问了一句,突然心里有些害怕了起来,这若是再开始打仗,那要去的恐怕就是自家男人了,这可是去了就不一定能回来的事啊,也太吓人了。
梁安扭头看了过去,原来是隔壁的邻居,不过倒是没怎么说过话。
“去镇上,不打仗。”乌盛回了一句,伸出手扶了一下梁安,“小心些,看着点路。”
怎么走个平地还差点摔了呢。
“哦。”梁安看了一眼地上,又抬起头问道:“郎君,她家里人是不是也上过战场啊。”
想当初征兵的时候,听闻家中有钱的可以找人替代,家中没有的,便要强行去,大伯母家的儿子梁大柱刚好年龄离规定的只相差了一年,再加上大伯母舍了好些钱财,梁大柱才逃过了一截,要不然便也要跟着去上战场,为此大伯母是日日不顺心,看什么都发脾气。
乌盛想了一下,点了点头:“跟我是同一年去的,不过没能回得来。”
梁安回头看了一眼,默默的叹了一口气,也难怪她如此的在意了。
一路送到了村口,风也越发的大了起来,梁安都只能眯着眼睛朝着前面看了。
“就送到这吧,风太大了,你先回去吧。”乌盛停了下来,站到梁安的面前挡了些风,“家里的银钱除了给你的那些,在我枕头下面有一个暗格,里面还放着一点,天冷了多穿两件,平日里多买些肉吃。”
“好。”梁安应了下来,“那郎君你多多回来,我给你做好吃的。”
“嗯,回吧。”
荒草有些东倒西歪,乌盛遥遥的挥了挥手,转身朝着前面走去,不远处的小树林叶子“哗啦哗啦”的,似乎也在对着乌盛挥手。
梁安站在原地,看着乌盛的背影越发的远了,这才转身准备回去。
“咦,娘,我好像看到梁安了。”
不远处的一条路上,梁秀花眨了下眼睛,“好像又不是。”
“你眼花了吧,还有你这头上的花儿是怎么戴的,我说人家怎么总是瞅我们。”贾云皱了下眉头,突然看到梁秀花戴歪了的头饰,连忙伸手给扶正了些,“出门前也不好好照照,都要找人家的人了。”
真不愧是自己生的,瞧这样貌,跟自己简直是一模一样,若不是当初自己家中急需钱财,哪能嫁到梁家来,便是嫁去镇上当个员外郎的夫人那也是能的。
“哎呀,娘,我看别人都是这样戴的,这样戴好看,你别给我弄回去了。”梁秀花微撅着嘴又将头饰给歪了一下,“这样显得我更好看。”
“行行行,不管你了。”贾云摆了一下手,真是长大了,连个头饰也碰不得了,“快点了,你弟弟都走多远了已经。”
“知道了,知道了。”梁秀花皱了下眉头,将手放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