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2页)
「神君慎言。」李世民好心提醒她。言语温文,青年清朗的嗓音,隐隐含有兵刃交织碰撞般的惊寒。「神君刚刚的那句话,若是传出去,可是会连累本将掉脑袋的。」骨节分明的手指一松,他放开神君的手。
柏梁神君蓦地一惊,也知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她稍稍顿住,抬起头继续观摩着霍去病的脸道:「将军气色不好,精气不足,这便是妾身所说的灾祸,若是不及时补充精气,恐将军……」
「英年早亡是么?」李世民打断她的话,嗤笑道:「本将近日大病一场,气色不好实属正常。至于精气嘛,多谢神君费思,但我想,我暂时还不需要。」
神君有些搞不懂,她这解决之法还没说呢,怎么霍去病就一口回绝,毫无商量馀地。
青年俊颜如神,又身为当朝显贵,实在让她心生神往。霍去病确实面生异象是因,但她想藉机亲近也是事实。
便道:「将军何以这样笃定拒绝,难道就不怕祸到临头悔之晚矣?」
李世民推开门,刚要大步踏出,旋即转身,绣着银色祥云纹的漆黑广袖随着动作在空中摊开弧度。他并未戴冠,一头长发用发巾高束脑后,发尾扫到脸侧,叫人看不清他的神色,只觉青年恍然化作一柄染血利剑,寒芒一闪而过。
「那神君说说,我几时会死。」
战场上历练下的杀伐果断的威压霎时弥漫,神君禁不住颤抖起来,一个人一听自己将要死去并不惊慌恐惧,甚至还问她,自己几时会死。
她似乎也被这股风所感染,当即斩钉截铁道:「不出三年,若是将军运气好,或可挨到二十七。」
李世民蓦地一笑,道:「多谢神君提点,且看看,三年之后我是否还能好好站在这同神君寒暄一二吧。」
……
思绪回转,李世民暗暗心惊,他悄悄拉开衣袖,一藐蜜色手腕上明显一圈泛白痕迹,握紧拳。
当时说的从容,事后回想,难道,霍将军突发昏厥,御医诊断的急怒攻心仅仅只为诱因?这具身体,有一直不曾叫人察觉的隐疾?李世民沉思。
见李世民从刚才就一直在出神,卫青忧心唤道:「去病?去病?」
李世民抬眼望着卫青,漆黑的眸色隐藏着复杂。大将军最是爱护霍将军,若是让他知道霍将军三年后就会突然亡故,只怕恨不能以身相替吧。
他无法去想,将霍去病视作眼珠的卫青面对外甥的死,将会作何想。元狩六年直到元封五年的那十一年的沉寂,已经隐隐约约透出失去外甥再不上战场后哀莫心死的悲切。
这可不行,先不说何时能回去大唐。正如柏梁神君所言,霍去病三年后就会病逝,这可了得。
将星陨落,大汉征伐匈奴的雄心就此绝断。
青年早夭,卫家从此蒙上挥不去的阴霾。
而且,若是他真回不去了,阿耶丶无忧和承干他们可怎么办?大唐怎么办?
李世民浑身颤抖起来,卫青见他脸色几经转变,最后一片惨白,正要开口,却见青年猛地扑过来把脸埋在他的双膝上,热泪浸透布料。
卫青不明白外甥究竟是怎么了,自他醒来后整个人就一直透着古怪。心里却依旧禁不住担忧:不会是药太苦了,受不住吧。应该给他准备蜜饯的。
「舅舅……」李世民哑声道:「您一定要看好去病,若是去病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您一定要带他回家啊。」
第7章
李世民到汉朝顶了霍去病的壳子已近半月。因为军务都交给了卫青,他乐得清闲。除了带着卫青的三个孩子和来小住的公孙贺的长子公孙敬声上街游玩,其馀时间都专心埋首未央宫天禄阁中四处翻找典籍,连太史令和皇帝养的方士他都去拜访过,依旧没有任何有关于能回去大唐的有用线索。
对于骠骑将军这一突然反常的举动,众人初时感到诧异,等李世民多去几次后,众人也已经见怪不怪了。朝野上甚至传起了一阵骠骑将军大病一场后忽然顿悟,不想领兵想修仙的谣言。
这话传到皇帝耳朵里,把刘彻气得咬牙切齿,咆哮着再传这些谣言扰乱军心就通通滚去张汤的廷尉署大牢待着。暗骂道:以前朕要亲自教你兵法,你给朕扯一堆不拘古法的歪道理,现在倒认真起来了。还给朕搞这些!
这混小子就是故意气他,给他找不痛快。
不过念在太医大起胆子苦口婆心劝阻皇帝:陛下还是少说两句吧,冠军侯他如今受不得刺激。
刘彻只得生生忍住怒气。
所以皇帝将骠骑将军当亲儿子宠并不是空穴来风。
来自宫里的补药照旧天天送,皇帝还亲自下了一道旨意,哪样效果最好(难喝)给骠骑将军送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