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页)
传言是真的。
流言蜚语传了几十年,终于在其中一位已经不在世后才得到实证,这叫后宫里的那位该如何自处。
对此卫子夫倒是看得开。身在后宫的她比谁都看得清看得透,她明白弟弟是为了她和据儿,只是最后,他应该也对那人有情吧。
去病应该也明白。卫子夫轻轻抿着茶,看了眼平静的外甥。霍去病向来护短,流言的主角之一是他舅舅,霍去病指不定要怒成什么样,可他丝毫不见发怒,甚至连句相关的话都没提,只是进宫来看她这个被拘在深宫的姨母,认真而郑重的道:「去病以后就是姨母和据儿的依靠。」
他自己明明才从鬼门关回来,卫青的死令他情绪大动险些旧病复发,身体一下坏极了。
继承淳于大夫衣钵的高大夫,以及宫里的御医连续几日昼夜不眠,根据那位李姓公子留下的方子好不容易才将他救回来,也不敢信口保证骠骑将军能不能活到之前说的花甲之年。
这舅甥俩为了她母子二人苦苦撑着,她又怎忍心再让他们为难。总不过是在宫中愈发谨小慎微,多少年都是这样过来,卫家人骨子里的温顺让她习惯接受。
就这样春去秋来,一年又一年,鬓边的青丝染上霜色,庐山冢上的草木郁郁葱葱。
征和元年,接替公孙贺的担任太仆的公孙敬声挪用北军军费一千九百万钱的事情败露后被捕下狱。因李世民提醒过霍去病要格外注意公孙敬声,直言这人以后会惹出大麻烦。这些年霍去病一直派人暗中盯着这位被父母宠成纨絝的表弟,谁知还是让这憨货惹出乱子。
救儿心切的丞相公孙贺根本不听霍去病劝阻,执意求刘彻给他机会,让他抓到朱安世以将功折罪。
公孙贺此人才干平平,跟着卫青时屡有建树,自己独当一面就显得十分平庸,打仗时看得出来,于朝堂上更是。
果不其然,他抓回朱安世后,这嚣张一时的阳陵大侠大笑道:「丞相一家将有祸事将近。」接着便上书告发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通奸,且在銮驾前往甘泉宫的驰道上埋巫蛊诅咒天子。
刘彻年纪越大,脾气越发古怪。尤其有过去往后世的那段奇妙经历,使他认定世上存在有活死人肉白骨的丹药。于是他迷信方士炼丹,期望能让卫青死而复生,与他一起共享永生。
巫蛊一出立时就在长安掀起一片腥风血雨,刘彻怒不可遏,是谁要阻挡他与仲卿团圆?杀!把他们都杀了!
天子一怒,代价是公孙贺父子死在狱中,公孙一族被族诛,石板上血迹十几日不干,与公孙家乃是姻亲的卫家缄默。
不是他们不愿出手,而是卫家也自身难保。平阳公主逝世,卫家与皇帝的联系自此决断,卫伉身无要职,说不上话。
为今之计只有去求霍去病和霍嬗。霍嬗远在边关帮不上忙,而待他亲厚的去病表哥却逼他安分守己。
卫伉瞪着眼不相信这是霍去病能说出的话,怔怔道:「兄长……」
霍去病背对着他,本来挺拔如松的身躯在旧疾折磨下形销骨立,从始至终都未再看他一眼。
公孙家被族诛四个月后,这股余火终于烧到卫家人身上。有些埋怨霍去病见死不救的卫家人终于明白,为何霍去病要让他们安分守己。
只因若是他们自己将自己牵扯进去。不仅卫氏,就连宫里的皇后和太子也全完了。
征和二年闰四月,阳石公主丶诸邑公主以及长平侯卫伉因受巫蛊之案牵连被下狱。霍光来告诉霍去病时,霍去病早有预料,放下手中霍嬗寄来的信,望着屋中剑架上的佩剑「不如归」,命家仆为他穿上朝服。
皇帝一听骠骑将军求见还觉得稀罕,上次霍去病主动请见还是他与平阳公主一起来为卫伉请求承袭卫青的长平侯爵位。是以他知道,霍去病这次来一定有事,不出意外应该是为阳石丶诸邑和卫伉三人求情。
刘彻已经下定决心要赐死这三人,妨碍他与仲卿的,至亲亦可杀!
只是当他见到霍去病时依旧愣了一下,原来这小子也老了,头发星星点点的白,脸上磨不去的是岁月的刻痕。刘彻忽然想到自己已然全白的发,有些恍惚,去拿棋子的手长了老人斑还在不自觉发颤,他也老了。
「坐吧。」刘彻并没有让霍去病陪他下棋。像霍去病这种兵家天生就是出色的棋手,年轻时刘彻就下不过他。即便拿出帝王气势威胁,霍去病都不肯学别的臣子放水。他可不怕赢了皇帝触怒圣颜,他的一生里就没有输这个字。唯有一次他下棋输了,就是替卫伉求袭爵的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