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1页)
第26章
霍去病不知道从哪得知的消息,李敢上卫青府上闹事还刺伤了卫青,气得当时拔剑就要去砍李敢,还是赵破奴死命抱住他的腰把他紧紧拖住才作罢。
霍去病进宫请刘彻裁夺此事。刘彻知道卫青压下这件事就是不想追究,他自然尊重卫青意愿,告诫霍去病听他舅舅的话,不许胡乱生事,等这阵风过去他会随便挑个错把李敢贬到边郡去。
末了仍不放心,深知霍去病的臭脾气。嘴上答应,指不定心里在盘算别的。命王义给卫青传话要他这些日子盯着点儿霍去病。
卫青藉口想霍嬗了,要霍去病带霍嬗回府上小住,实则是看住霍去病不许他去找李敢挑事。
霍去病表现一切如常,似乎真听进皇帝和舅舅的话。除了上朝,回衙署办公,就是待在长平侯府乖乖跟在卫青身边转悠。
当然明里暗里挤兑李敢是免不了的,搞得李敢下朝见着骠骑将军都只敢绕道走。
就在刘彻和卫青都以为他收敛脾性松了口气,岂料一年之后,霍去病在宫里主持的上林苑狩猎上直接一箭将李敢射杀。
当时在场的还有其他的侍卫臣子,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瞒都瞒不住。
刘彻听到侍卫禀报,头脑瞬间轰鸣,手指颤巍巍摸上呈上来的羽箭,箭杆上鲜明的霍字如一块巨石锤击脑后,震得他半晌说不出话。
夕阳斜卧山峦,繁茂枝叶遮蔽天光,枝头跳跃的啾啾瓦雀似乎也感受到突来的沉寂,扑扑翅膀隐入林间。
刘彻扶额,四方天旋地转,赤金乌履连连后退两步。
「陛下!」王义伸手想要扶住皇帝,被挥袖挡开。
审视一圈跪倒一片的官员,都深埋着头颤抖不止,不敢让皇帝看到自己的表情。
一边是九卿之一的郎中令,名门之后。一边是璀璨熠熠,风头正盛的帝国将星。如何抉择,成为令刘彻举步维艰的难题。
广袖下的手指一根根曲起,咯吱作响,接着紧握成拳。额头青筋凸起,沉默将气氛压抑作寒冰,只听刘彻叹了一声,无不惋惜道:「传旨,关内侯尽心为朕驱赶猎物,一时不察,竟被……一只鹿给挑死了!厚葬李敢,重抚李家,下去罢。」
随侍的内朝官员待要说话,刘彻冷冷一扫,官员识相闭嘴,领命而退。
刘彻深吸一气,挥手命守卫的侍卫尽数退下。待看不见人影,蓦地转身急行数步绕回,瞥一眼跪在地上喘着粗气不发一语的霍去病,再也抑制不住暴跳如雷,抬脚狠狠踹上霍去病心窝,把人踹翻在地。
霍去病闭眼睁开,汗水不停流入眼眶涩得眼睛生疼,忍住胸腔一阵翻涌的剧痛,强撑身体继续跪正。见他倔强,刘彻气得眼都在喷火,折断羽箭忍不住去抽霍去病的背,狠狠甩了青年几耳光。
刘彻咆哮:「你是有意在难为朕是吧!故意让朕难堪是吧!朕叫你忍着忍着,指望你做撑天的顶梁,你就如此心胸狭隘不成器!」
霍去病毫不在乎,寒着脸与刘彻对吼,直言李敢意图行刺大将军,就该死!
他丝毫不掩饰眸中的森然恨意,就是再让他做一次选择,他依旧会杀李敢!百次!千次!万次!
刘彻猝然后退两步,被霍去病眼中的恨意惊到。他一直以为这孩子性子不受拘束,任性桀骜,但会有度。
霍去病也一直表现得极有分寸,便是说话大胆,行事张扬,却是照着刘彻心意成长,叫皇帝愈加欣慰,爱如亲子。
平阳公主曾断言皇帝虽厌恶江湖游侠,其实他自己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精神游侠,无羁无绊,天马行空。
霍去病与他一样,放纵不羁,自由自在。皇帝宠他,透过他看到的是另一个自己。
他觉得霍去病一辈子都会按照他给他规划好的行事。却不想青年是只自由的鹰,只不过先前是青年自愿套上枷锁,把绳子的另一头交给皇帝和最亲的舅舅,为了他们,做一只锁住翅膀的鸟。
可他有一日突然抛开压抑本性的枷锁,对所要做的事不再充满顾虑,是什么理由让他选择这样近乎自毁的方式也要达成目的?
刘彻不知,霍去病也不会解释,他想要的就是激怒刘彻,通过皇帝的手为这起相互的惨剧添上最后一笔。
无上权力,青史留名,霍去病通通不在乎,他要的业已达到。
拜别刘彻,等拜见卫青一面,他就没有遗憾了。
皇帝遣他去朔方,他去。可皇帝终究放不下宠了十几年的孩子,没有剥夺他的官阶,给自己提前埋下另一个难解之局。
三子为王。
霍去病暗想书房案几上他事先写好的奏疏。留在长安也好,去朔方也罢,他唯一要带上的只有这卷费劲心力凝成的文字。
什么舅舅家的白眼狼,你们这群有眼无珠的蠢货,睁大狗眼仔细看着,本少爷可是卫家的孩子!
……
武德四年七月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