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眼见皇帝已经兴奋开始规划行程,长孙无忌淡笑,瞒着朝臣纵容皇帝偷溜出宫,不晓得又会有多少人说自己这个外戚仗着受宠与权势煽动陛下呢。

也罢,看二郎那高兴的模样,他无论如何也不忍心去扫他的兴啊。

……

长孙无忌起初还纳闷这两人明明号称是发小怎么李世民还让他先不要跟霍鹞联系。等第二日来到客舍,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朋友就是要无时无刻不打击你,拆你的台,随时挖坑就为了看你出丑然后在旁边捧腹大笑你是个傻逼的。

要说李世民一进门就称呼那位卫姓的先生为舅舅,并且对那位刘姓的先生十分尊敬着实叫人惊奇,那后来走在大街上他和霍鹞两人偏要比对方多喊一声舅舅完全就像是在小孩赌气。

起因很简单,几年不见好不容易见面当然要照两人心照不宣的惯例开始互吹功绩。李世民抱臂仰首鼻子翘得老高就等好友来句崇拜的夸赞,谁成想反而被嘲也不知谁当初哭包一个打湿了舅舅的衣。

「喂,这还有人呐,给我留点面子。」李世民一瞧长孙无忌忍笑忍到面部扭曲,连忙凑近霍去病跟前伸手使劲一扯他的衣袖。霍去病故作不解瞄向他,亦是压低声音咬牙切齿:「那你在舅舅面前幸灾乐祸告我糗事时怎么不想想如今,我的形象都被你毁完了。」

「那你就挟私报复,亏你堂堂将军也忒记仇了。」李世民不满。

「你个皇帝不思低调,还拐着弯叫人夸你,真是脸皮厚如城墙。」霍去病不甘。

「彼此彼此。」

「哪里哪里。」

他两人越凑越近,几乎贴在一起,刚一说完就瞪着对方气喘吁吁谁也不服气。长孙无忌是真搞不清楚到底是个什么状况,站在一旁想从中调和又犹豫不敢开口。卫青倒是见多识广,气定神闲坐在桌前喝着茶看他俩打嘴仗,刘彻坐在卫青身旁摸着胡子大感兴趣。

他是了解霍去病的个性,这臭小子平常在外人面前连句多馀的话都不屑说,亲人面前也爱摆张臭脸,多说几个字都嫌烦,也只有在他和卫青跟前能见到他露出其他表情。

这几年随着年岁增长,霍去病愈发沉稳,内里肯定改不了张扬桀骜,至少面子上有像他舅舅发展的趋势。谁知与李世民一见面话还没说满三句就开始互相吹牛,彼此攻击,极没营养。刘彻与李世民接触不多,却看得清楚这是一个聪敏擅辩的人。当初可以不惧天威直接拒绝他委以官职,看似胆大妄为,实则是个心如止水,心思通透的明白人。不论他面对刘彻时半句真话也无,至少当时随口遍的瞎话还真有迹可循,唬得其他朝臣不敢不信。

就这两个威名在外的家伙,一个当将军,一个听霍去病介绍说已经当上皇帝,凑一起还能幼稚到大概实际年龄不超过三岁,简直是稀奇。

霍去病和李世民争吵当然是闹着玩的,一言一语都能时不时勾起对以往的回忆,他们瞪着瞪着就哈哈大笑开,张开双臂拥抱着确定对方真的过得好好的。没有出事受伤,也没有遭遇任何不幸。

他们三人既然来了大唐,李世民理所当然要一尽地主之谊。

此时的长安城已经比汉时的长安大了不少,往来风景大为不同。现在的长安比武德年间还要繁华,刚刚开市就已是熙熙攘攘,骑马走得都比人慢,他们试了很多次终于得不得选择下马步行。

这一段时间街市上比之以往更加热闹,只因李靖率军攻灭东突厥,见识到大唐军队的强盛以及大唐的繁荣后,更多各国的商人纷至沓来,带来无尽的新鲜货品,琳琅满目摆满长桌,令人目不暇接。

邀请他们登上长安有名的津溪楼品尝茶点,这家茶楼在楼主兄妹二人的辛勤经营下已经在洛阳开起了分行。那位在后厨负责制作点心的妹妹手艺经过几年修炼已臻至化境,近日又有新品问世,每位来此品茶的客人都能免费品尝一份,皆为庆祝灭掉东突厥,活捉可汗的举国之喜。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喜悦。

那楼外干净的街道,与此相隔的几百年前,也有这样一群同样生活在长安的子民,在街上翘首仰盼着出征军队的胜利回归。欣喜的目光注视在疆场上挥洒热血保家卫国,驱逐匈奴的将士们身上,不断欢呼着,雀跃着。

「他们称自己是唐人,也是汉人。」李世民目光灼灼转向霍去病三人,突然道。

要说最为感慨的当属刘彻,作为皇帝,自然是希望自己的王朝千秋万代。可是一朝醒来,发现时间变了,国号也变了,怎会没有惆怅?但此时同样作为天子的李世民却对他说,他们称自己是唐人,也是汉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