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利箭瞬发,势如疾风,声至人倒,穿胸而过。

头领一死,其馀人更加慌不择路,作鸟兽散,密林中回绕秦王意气风发的笑。

「喂,回去记得把赏金改改,本王可值百万金!」

第11章

李世民率五百骁骑登上魏宣武帝陵视察地形。远处青山苍苍,下方是一马平川的广阔平原。如此开阔之景,秦王胸中半点也无豪情万丈。反而斜飞的剑眉紧蹙,神情略带苦恼,目光虚游不知落在何处,能看得出他满腹心事。

「唉。」李世民暗暗叹息。

近来军中诸将与尉迟敬德不合着实令他头痛。

围困洛阳日久,王世充不好过,唐军同样不好过。

军中不断传出我军死耗将败的流言蜚语,就在此时寻相叛逃,归属尉迟敬德统领的那群旧部逃跑益多。之前他已经委婉规劝过尉迟让他约束好自己的部下,也不知道他到底听进去多少。至少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的确不理想。不然屈突通丶殷开山二位老将也不会冒着军法处置的危险,假传秦王教令擅自将尉迟敬德绑缚起来。

李世民外出回营后一听他们将尉迟敬德绑了,当即俊眉一拧,两眼冒火。平日他与诸将交谈都态度温和,丝毫不摆主帅的架子,这次却十分生气一抬手,果断打断屈突通的话,斥道:「胡闹!」

他下令为尉迟敬德开绑带到他的帅帐中,人带进来时依旧被捆得结结实实。李世民瞪了带尉迟敬德进来的两名军士一眼,冷声质问道:「叫你们给尉迟将军松绑,我的话你们听不明白?」

两个军士惭愧低头,他们心中同样觉得尉迟敬德贼心不死,恐对秦王不利,就故意没给尉迟敬德松绑。

军士低头不语,一直温和的秦王此刻动了真怒,厉声命他们退下,罚他们自去领二十军棍。

李世民舒了一口气,怒火稍歇,换上温和的面容。他看到尉迟敬德一脸的愤懑与不甘,知道这人已经在心中将他当作与那群猜忌他的人一路货色。

李世民抽出墨玄麟,长刀折射出的寒光从尉迟敬德脸上一闪而过。

后者闭上眼认命等死,只不过腰背依旧挺得笔直。

不就是死嘛,早在宋金刚兵败,他带着部下投降时就已经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他身为降将,入唐军来寸功未立,约束部将不力,以至他们通通叛变逃走,扰乱军心。他身为统领,自然有无法推卸的过失,受罚是早晚的事,人头落地不过是比预想时晚了半年多罢了。

可叹他骁勇一世,没有死在沙场上,最后居然要遭人猜忌是他心怀怨恨想要对秦王不利,落得蒙冤而死的下场,实在窝囊。

尉迟敬德梗直了脖子,就等秦王屠刀落下。心想就算是要死,也不能输了气势。

习武之人脚步声都轻,尉迟敬德没听到秦王是何时走到他的身后,只觉捆住双臂的绳子一松。秦王用佩刀割开了绳子,亲自替他将身上一截截断绳取下。

李世民用手十分有章法地捏着尉迟敬德的臂膀帮他活络血脉,道:「我知道你不会背叛我,你若是想走,又怎么会在寻相之后呢?」他抬起头来笑了笑,拍拍尉迟敬德的肩,转身走到帐口低声吩咐,不一会儿亲兵捧来一盘金子。

秦王端着金子来到尉迟敬德面前,道:大丈夫凭情感义气聚在一起,我希望你不要将这点小小的误会放在心上。我也不会听信他们的一面之词就枉杀忠良,这点你应该明白。共事一场,我没什么东西可以表达感谢的。如果你一定要走的话,就请将这些当做盘缠,也算是我对将军的一番情谊。」言罢把金子交托到尉迟敬德手上。

尉迟敬德瞳孔大震,未曾想过事情会发展成这样。身为秦王,贵为全军主帅,非但没有丝毫责怪于他。反而对他耐心解释,甚至大度地说若是他真的想走,他可以放他走,并且还赠金予他。

尉迟敬德托不住手中的金子,他迈不动步,两眼噙着感激的泪,扑通跪下将金子高举过头顶,道:「殿下!末将既已加入殿下麾下,岂有中途弃殿下而去的道理!此金重于千斤,末将无功不受,请殿下收回成命。」

「尉迟将军。」李世民扶起尉迟敬德,眼里同样闪着泪。

「将军不负世民,世民亦定不负将军。」

两人携手走出帅帐。尉迟敬德将金子随手交给守在外边的秦王亲兵,留亲兵手捧木盘盯着里面一排排金光闪闪的东西不知该如何是好。

尉迟将军这意思,是要我替他收着?还是要还给秦王殿下的意思啊?

李世民虽当着众将的面说他信任尉迟敬德,但是众人偏见不是一时能消除掉的,为了缓和尉迟敬德与其他诸将的关系,李世民特意放了尉迟敬德几天假,允许他出营自由行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