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便喝问:「你昔日事李建成,期间多起阴谋诡计皆由你而起。说,你为何挑拨我兄弟二人,害我与兄弟手足相残!」

魏徵一听笑了,这新太子有点好玩,明明就是他自己政变杀了兄弟,现在还要来怪他这一小小官吏挑唆。试问他魏徵就是胆子本事再大,也大不过他李世民去。

因而轻蔑瞧了李世民一眼,举止如常道:「如果前太子早听我一言,恐怕也就没有这场祸事了。」

是,他的确曾谏言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但也十分不耻他们竟然会选择宫宴下毒这等明显又低劣的手段,因此愤而离开。李世民当时肯定是见他面色有异才起了提防之心,是他命不该绝。

「你难道就不怕我下令杀了你?」

「魏徵曾对殿下说过,魏徵要做良臣而非忠臣,殿下尽可要了魏徵命去,魏徵还要先谢过殿下,让魏徵能够青史留名。」

「他倒头头是道。」李世民气闷,瞪了魏徵一眼。他本就无意杀魏徵,不过是试探他罢了。见魏徵不像一些人吓得两股战战一味表忠心,反而不卑不亢,毫无畏惧。

他爱惜魏徵才华,当下散了脸上怒容,松开紧皱的眉头,起身走下来亲手解开绑缚魏徵的绳索。

「先生之勇世民感佩,世民素来敬重先生才能,想要任先生为我东宫詹事主簿,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魏徵此生心愿就是推行王道,辅佐君主成就一番帝业,实话来说,谁当太子对他而言都一样,因而答应为李世民办事。

李世民再得一人才,心中畅快,吩咐汪敬让后厨多准备饮食,他要与众臣一同用晚膳。

此后两月有馀,李世民接连颁下政令,将宫中鹰犬放生,免去各地进贡,裁撤冗官,整肃法令,朝廷一派欣欣向荣。

新太子一心扑在政事上,已有皇帝之实却无皇帝之名。裴寂一直惴惴不安,李世民不动他更是把他架在火上烤,为了将功补过,便与封德彝等人商量日夜劝说李渊。终于在六月十六这日,李渊亲敕要给自己加上太上皇的尊号,欲禅位给太子李世民。

武德九年八月初八,李渊亲自颁布制书,将皇位正式传给太子李世民。此举与九年前隋恭帝让位给他如出一辙,说是让位,实则都是被逼的,令人不禁感叹风水轮流转。

李世民再三推辞,李渊坚决不肯答应。三请三让后,当月初九,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大赦天下,翌年改元「贞观」,从此开启华夏大地政治清明丶经济文化繁荣,瑰丽绚烂的恢弘盛世局面。

正文完

第48章

贞观元年六月,天子坐朝理政,面色不佳,暮气沉沉。

魏徵在下方口若悬河,李世民在上首以手支额昏昏欲睡。

「陛下?陛下!」魏徵提高了音调,李世民睁眼,强打精神摁住额角,尴尬道:「嗯,玄成说得不错,不错,但朕……」侧头握拳掩口小小打了一个呵欠,眼角泌出泪道:「容朕思量后再议。」

陛下刚刚根本就没听他在说什么吧,魏徵不满。见李世民挥手要退朝,起身欲劝谏李世民身为君王不可留恋后宫以至精神疲惫无心理政。却见李世民躲他似的步履飞快,一下连衣角也看不见。

魏徵逮不到人,见其馀平时爱惯着皇帝的大臣们也是各个眉头紧锁如临大敌。的确,李世民这几日实在太过反常。不论是朝议还是私下议事尽皆状态不佳,一国之君怎可如此懈怠!

魏徵看不下去了,便朝众臣施了一礼道:「诸位同僚,依在下看,陛下这样不可。」

房玄龄点头,李世民勤政爱民,手下官员自然纷纷效仿,他身为中书令更要遵圣意以国家大事为重。君王怠政他看在眼里,痛心万分,大业未成怎能不居安思危,这次打定主意也要同魏徵一起劝谏皇帝。

一见有中书令和尚书左丞带头,其馀朝臣也说要加入,魏徵观察良久,趁机拦住在尚食局和显德殿两头跑的宦者令汪敬。他平日严肃,不苟言笑,忽然笑脸对人把汪敬吓得浑身一抖,老太监惴惴不安退后两步,颤着声道:「魏大人有事要吩咐老奴尽管开口,可别吓老奴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