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页)
尉迟敬德高兴领命而去,裴寂等人自两仪殿鱼贯而出,后面跟着御医,看到负手站在廊檐下未走的秦王殿下,与身后一众大臣狐疑一眼后纷纷上前见礼。
裴寂亲眼见过秦王的狠辣心肠后吓得有些浑身发抖。他之前辅助太子时可没少明里暗里给秦王使绊子,秦王殿下好会记恨,新许这会儿正在思量怎么收拾他。
李渊刚被李世民气病了,任谁听到自己的十个皇孙一个不留也差点吐出血来。李世民倒面不改色温言细致问御医李渊病情如何。御医道李渊身体没有大碍,就是一时急怒攻心。李世民点头,准御医先离开,该叫这些人见识的也见识过了,事情结束,他还是那个温文宽仁,谦和有礼的秦王。
「连累诸位受惊,本王在这先行赔不是。」李世民微微执了一礼,挺直的背脊,不肯低下半分的脖颈,紫色的王服与华贵的王冠在日光下熠熠生辉,更衬得他气宇轩昂,丰神俊朗。垂下的眼睫遮住漆黑明亮如寒星的眼眸,出口的话不再像之前长霜殿与李渊对峙那般裹着刀子咄咄逼人,柔和的一时让人心惊胆战。
众人躬身不敢受,李世民微微一笑,道:「父皇突发疾病,本王担忧,只是苦于政务繁忙,还望诸位替我转达儿臣明日再来探望他。今日诸多变故,本王亦希望诸位能用心「开解」父皇,莫让他老人家多想,于身体无益。」
此话诚恳,全然不提他适才是如何大逆不道。若放在从前,朝臣知道秦王在外带兵打仗久了,是个不喜欢绕弯的直肠子,绝不会管这话会不会有第二层意思。只是现在,没人敢拍胸脯保证此话是否话里有话。
众臣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只有封德彝眼珠转了转,已想明白其中关窍。
他多精的一个人啊,能在太子和秦王中间左右逢源,博得两方信任还不露任何马脚的,自然本事了得。他惯会猜人心思,一见李世民瞟向殿门时目光凉嗖嗖的,对李世民心里在打什么算盘他一清二楚,当即成竹在胸上前迎奉道:「殿下放心,臣等一定会尽力「劝导」陛下早下决定。」
李世民赞许点头,扫视众人一眼,凛凛走下宫阶离开两仪殿,留下的几位大臣看向封德彝问道:「封大人将才这话是何意啊?」
封德彝同宇文士及对视一眼神秘一笑,只叹:「如今国无储君,于江山社稷百害无利呀。」
……
武德九年六月初七,皇帝李渊立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并下诏说从即日起,军队与国家所有事务不论大小,悉交由太子处置决定后再报他知。
李世民举家从长安城郊的弘义宫搬到东宫,并将东宫改名为显德殿,以李渊名义下敕封秦王府诸僚属官职,开始理政。
李世民一向爱才,几日前还在与他手下持刀搏杀的前太子党冯立等人从藏身之地出来后他一概不追究这些人的罪过,反而许以官位,人尽其用。
只是还有一人是扎在他心中的一根刺,他救过此人几命,对人很是敬重。但每回面对那人都能被驳得灰头土脸,哑口无言。
就是那个不知好歹的魏徵!
玄武门一事结束后,前太子和齐王党羽四下逃窜,李世民唯恐魏徵也跑了。当即下令派人看住魏徵,就地软禁府上不许他走动。
等他当上太子一切尘埃落定,想起这个倔脾气的羊鼻公,便吩咐房玄龄与尉迟敬德众文武官分立两旁,他要亲自审问魏徵。
魏徵在那日被禁家中后就知道迟早会有这一天到来,他被绑缚上殿,昂着首正气凛然。
「犯官魏徵拜见太子殿下,请殿下恕犯官手脚不便,无法行礼。」
「魏徵!」李世民正坐上首斜眼看他,冷笑道:「你这声拜见太子,拜的是我还是李建成那个罪人?」
「殿下明知故问,犯官自然拜的是殿下。」
「哦?你这人可真是有趣,前主才死,后脚就拜新主,先生的脸皮,怕是比城墙拐弯还要厚上几分。」言罢看了看左右文武官,众人知道他是故意戏弄魏徵,都嘲笑出声。
哪知魏徵面不改色,视线看了看手捧纸笔的褚亮,开口道:「魏徵一介犯官自然不敢反驳殿下所言,只是魏徵不免多句嘴,史官在侧殿下还是悠着点,以免后人看到今日此篇,会认为殿下尖酸利牙,心胸狭隘。」
「你!」李世民捏紧拳,脸颊涨红,他一拍桌案,喝道:「放肆!」心知魏徵倔驴脾气,与他胡搅蛮缠自己讨不到半点便宜,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