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而这一次,舅舅什么也没说,只把那块陛下当初赐给他的玉佩交给他。

对了,舅舅的目光一直望向窗外,很远很远。

他是在看向哪?霍去病从未觉得他的舅舅有如此刻这般难懂。

或许有倾注了他青春热血的广漠草原,或许……有他深爱的那个人。

霍去病垂下眼,从怀中拿出沾上体温的玉佩,与陛下腰间的玉佩一模一样,不过是分了左右。

「陛下,舅舅临走时一直把这个捏在手里。」他把玉佩连着摺叠整齐的朝服一起放下,转身咳着出了内室,重新跪在灵堂前,抬头望着漆黑灵位上他看了千百次已经快要不认识的字,耳边听到从内室发出的悲痛欲绝的嘶吼,霍去病闭上眼。

舅舅你放心,去病一定会保护好卫家。

元封五年,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去世,上悲痛,罢朝五日,诏令卫青陪葬茂陵,取「有功安民,秉德遵业」之意上谥号为「烈」,起冢像庐山。

……

卫青去世后,没有了强大的支撑,明眼人都能看出皇帝对卫家的漠视。不见皇后,不满太子仁弱。甚至就连他最看重的臣子骠骑将军也一并受到冷待。

证据就是大将军位空出,不少人揣测最有可能接任大将军的是霍去病。然而大将军位一直空悬,朝堂之上,张扬不驯的骠骑将军也变得像昔日大将军那般内敛低调。

霍去病因身体之故已经二十馀年不上战场,汉军中好多年轻的军士只听过骠骑将军的赫赫威名与传说事迹,鲜有见到真人。

许多人都等着看好戏,皇帝这样的态度,卫霍两家看来离败落不远。出人意料的,这么多年过去,霍去病依旧在大司马骠骑将军之位上屹立不倒。

几年前匈奴卷土重来袭扰边境,一面令人闻风丧胆的鲜红霍字帅旗再次打出,领头的是一位年轻的将军,与霍去病长相颇有几分相似,只是眼睛不像他锋利如刀,天生含煞。

是霍嬗。

他继承了来自父亲的军事天赋,一战成名,官拜车骑将军,封安平侯。后来霍嬗自请镇守边郡,他的妻子也不是寻常的柔弱女子,当时还怀着五个月身孕,不顾劝阻硬是牵着稚子提着剑执意跟随丈夫一起前往边塞苦寒之地。

此事长安的百姓都知道,有些人闲言碎语说霍去病冷漠。当年待他如亲子的亲娘舅去了,送葬时都没见他流露一丝伤痛。现在儿子儿媳带着孙儿去边塞,他也不多说半句不舍。同自家的亲戚也不常走动,真真正正做了没心没肺的无情人。

这些话传得有些远,议论的人多了,渐渐有许多人当真。只有高坐明堂的皇帝明白,他这个徒弟只不过是在藏锋罢了。

卫青逝世后,霍去病那火爆桀骜的性子仿佛一夜之间被磨平了棱角,对待同僚谦和有礼,朝会议事常常一声不吭。

卫青走之前到底对霍去病说了些什么,能让这人变化如此之大,这些永远是个迷。其实卫青什么也没说,是霍去病自己想透了。若是任性妄为,自己是放纵自由了,就算刘彻对他容忍,他自己也不在乎,身后的卫家又该如何?

刘彻喜怒无常阴晴不定,同妻儿都不亲近,更何况是别人。卫青就是太懂他,才会在两人已经心意相通的情况下仍与他恪守君臣之礼。这是两人最舒适的界限,给彼此都留有回旋的馀地,也让刘彻永远都真正无法抓住,以至于用一生去怀念。

刘彻很喜欢霍去病,将他当做亲生儿子一样看待。不仅是因为他最年轻气盛的时候蹦出这么一个对他脾性的天才将星,更因为霍去病的性格属实像极了镜中的他。谁会不欣赏另一个自己呢?刘彻也不例外。

何况这小子遗传了卫家人的好相貌,细微之处很像卫青,尤其是眼睛。不过那双漆黑的眸子里闪着曜焰,刘彻最喜爱他毫不畏惧的直视自己,比太子刘据的恭敬得体更得他欢心。

然而,这天生富贵的小子什么时候也变了,那双眼睛变得深如古潭,沉静无波。

霍去病行事越发像卫青,越在不停地提醒刘彻,卫青已去多时,他身边的人都变了。

当时卫青停灵日期已快超过帝王停灵的日限,最后在朝臣的苦劝哀求下刘彻才不情不愿将之葬入茂陵。而那座大家都以为会是给皇后准备的陪葬墓最后葬着他,更是叫所有人都噤若寒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