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2页)
「师姐,怎的跟我这般生份?」柳平春一路小跑赶过来,「师姐,我吩咐下人,专门给你准备了早膳……」
杜兰泽环视四周,方才低声道:「我正打算去找你。」
柳平春忙问:「师姐有何计策?」
杜兰泽只说:「你给我指派四名捕快,随我去大牢探视囚犯。今日雨停之前,我会把岱江地图丶犯人供词整理妥当,呈给公主。」
柳平春一听这话,就知道杜兰泽心里有了主意。
杜兰泽很聪明,也很有手段,她代替柳平春办事,柳平春觉得十分稳妥。
阴雨连绵,
石子路上遍布积水,杜兰泽撑伞独行,柳平春跟在她身后,随口一问:「师姐,这场雨什么时候停?」
「快了。」杜兰泽言简意赅。
杜兰泽和柳平春师出同门,他们二人的才学相差甚远。
杜兰泽不仅精通策论,也擅长制图丶绘卷丶算经丶议法。她是不折不扣的贤士,从不渴求功名利禄。相比之下,柳平春显得有些黯然失色。
举荐贤才,原本是一桩好事,然而,柳平春的心里有些顾虑。
他害怕杜兰泽不懂侍奉丶得罪公主,又害怕杜兰泽不懂收敛,树大招风。
柳平春一边走路,一边担忧,还没走到大牢门口,忽然听见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今天早晨,镇国将军的小儿子抵达丰汤县了。
大梁朝只有一位镇国将军,镇守凉州多年,御赐丹书铁券,可谓声名煊赫。这位将军的膝下共有三子一女,最小的儿子年仅十七岁,名叫谢云潇。
去年冬天,谢云潇跟随父亲上战场,率领骑兵突袭敌军,以少胜多,连获大捷,救出了被俘虏的牧民。
谢云潇在凉州军营任职,他的官职是七品副尉,芝麻大的小官,不值一提。
不过,凉州本地人钦佩他少年英勇,总要尊称他一声「小谢将军」。
今年初春,凉州喜迎新年,沿河一带游人如织,花灯如簇。谢云潇带着一队骑兵在河岸巡逻,竟然有一大群少男少女一路追随他的身影,只为远远看他一眼。
当时还有文人墨客为他写了一首诗,诗曰:「画舫传灯暮色明,鸳鸯逐影水风清。潇潇洒洒真才俊,策马挥鞭岸上行。遥似云仙游碧海,皎如玉树落华庭。流光飒沓三千景,难解思量寄此情。」
这首七言律诗,押的是「仄入平出」的韵脚,诗中暗藏「云潇」二字,又借用「云仙」丶「玉树」丶「三千景」丶「寄此情」传情达意,由此可见,谢云潇的仪容风度很不一般。
柳平春怎敢失礼?他特意等来华瑶,与华瑶一同前往衙门。
衙门正门之外,站着几个仪表堂堂的年轻男人。在他们之中,竟有一位风度翩翩的贵公子最为出众。他站在那里,周围一切景象沦为他的陪衬。
翼角屋檐之下,清风寒雨,水烟漫漫,他穿着一袭黑衣,俊极美极,潇洒飘逸,远胜尘世间人。
柳平春呆住了,过了一会儿,终于回过神来,弯腰向他行礼。
华瑶也笑了一声,向他打招呼:「谢云潇,两年不见,你近来可好?」
柳平春十分诧异:「原来,公主和小谢将军是……」
「旧相识。」谢云潇接话道。
谢云潇平静地看着华瑶,片刻之后,他说:「殿下,别来无恙。」
华瑶认真地看了他一眼。他身量高大挺拔,肩宽腿长,腰间配着一把锋利长剑。那剑鞘也是凉州精铁锻造的,泛着森森寒光。
华瑶轻声回答:「别来无恙,谢云潇。」
第5章天下几多恩义我是汉武帝,你是陈阿娇……
两年前,镇国将军回京述职,谢云潇作为将军之子,跟着父亲去了京城。
巍峨皇宫号称「天宫帝阙」,坐落于京城的正中央。七丈高的宫门共有九十九道,金碧辉煌的殿宇多达八百馀座,绮阁琼楼拔地而起,水榭游廊曼妙曲折,实乃华伟壮观之至。
到了中秋节那一天,皇帝在天宫帝阙的宗庙举行庆典,文武百官齐聚一堂,王公贵族相谈甚欢。
谢云潇的父亲战功赫赫,高居上位。
谢云潇年仅十五岁,既无官职,也无功勋,无法参加筵席,只能混迹在一群世家子弟之间。这群少年人备受皇恩照拂,吃着山珍海味,喝着甘露香茶,在紫霞宫附近赏花观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