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萧折渊将小楷毛笔递到锦聿手中,握着锦聿的手带他书写。

锦聿瞥了他一眼,见他并未动手动脚,便沉下心来。

摊开的簿子,萧折渊照着一字一字写下,「元隆五年,三月十五日初十四,乐陵瑞王府惨遭盗贼抢劫丶烧杀抢掠,府中上下一百零三人死亡,经乐陵官府上报,大理寺探查………」

萧折渊从后拥着锦聿,他写一个字就念给锦聿听,斜眸看锦聿时,那双眸子戏谑一般流转在锦聿身上,见他听得格外严肃认真,萧折渊忍不住勾唇,下巴装作无意间靠在他的肩膀上,忽然心里扯动一下,密密麻麻的瘙痒包裹着他的心脏,那种夹杂着微不足道的欢喜又刺激的感觉将他淹没。

第21章亲吻(修文)

「这大理寺记载的详情里,偷袭的山间匪贼并无真实姓名,这些身份都是假的,并且处理结果也未记载,估计是萧立恒用来掩人耳目,他要编撰大理寺案宗,想来也是为了毁掉这个。」萧折渊道。

锦聿沉默着,一个扭头才发现两个人离得极近,几乎都要碰在一起了,他退开,抬手比划,『我阿姊告诉我,当初陛下传了多封密信到乐陵,那里头说镇国公府叛变与匈奴勾结,让我爹同他商议………』

尘钦将锦聿的话复述一遍,萧折渊听了,他漫不经心地看着锦聿,「孤如何信你说的是真的?」

锦聿无话可说,他没有证据,但是相信阿姊不会骗他,更加相信他爹不是那种人。

他翻着簿子,想看看有没有遗漏的细节线索。

这个案件已过去十二年,人证物证俱毁,除了这两本簿子,再也没有关于瑞王府覆灭一案的线索了。

锦聿眼里的失落萧折渊看得一清二楚,胸口也跟着郁闷,但他还是直言道:「想要澄清你爹的清白,除非能找到萧立恒的密信,或者当年那个送密信的人,但在瑞王府遭劫之时,整个瑞王府都被烧了,那个送密信的人也早就被萧立恒处理掉了。」

『难道瑞王府被灭不能证明我爹的清白么?』锦聿压眉,『那不是强盗山匪洗劫,是你父皇下诛杀令,是他怕污蔑镇国公府一事败露,落得个遭世人唾骂的下场。』

尘钦连忙一字不漏的复述。

萧折渊闻言一笑,「你说的有理,这个逻辑没错,所以………」

萧折渊朝他走近,他摸着锦聿的脸,眉眼深邃晦暗,「你更应该听孤的话,或许有朝一日,孤若是当了这天下共主,你父亲的冤屈丶整个镇国公府与瑞王府上下几百条人命,都将一一由他萧立恒来忏悔罪过丶大白于天下。」

锦聿一震,心口触动,但脑海中盘旋着苏玉青的话。

『不要为爹娘报仇,这世间的仇恨报不完的,你跟着阿姊和小酒,走得越远越好,好好活下去,爹娘会保佑你。』苏玉青在烈火之中捧着他的脸,眸光含泪,千叮万嘱,最后将他推给阿姊,带着他跑………

锦聿回神,暗自深吸一口气,『任凭殿下吩咐。』

萧折渊心满意足一笑,「孤就喜欢识趣的人。」

说完,他转身离开厢房。

锦聿将两本簿子藏好,跟上去。

————

听闻大理寺遇袭案宗被盗一事,元隆帝发了一通火,斥责大理寺旷职偾事,沈廷尉因这些时日处理贾御史与司马太尉一事逃过一劫,梁俞却因让贼人逃过受了笞刑,挨了二十大板。

元隆帝正在气头上,未理出个因果来,而柳君彦是个头脑精明的,他顺扶着元隆帝的胸口,道:「陛下不用太过忧心,那瑞王府的案宗里虽记载不实,但事关人员已死无对证,谁来证实那案宗有作假?」

「只怕那贼人知晓些什么。」元隆帝深叹一口气。

柳君彦却道:「方才听梁将军所言,追那贼人到了孟春楼却失踪了,又恰逢太子与那瑞王的独子在场,臣猜想,定是那小世子所作所为,仗着陛下您纵容太子,倒是选了个能傍身的。」

元隆帝一听,觉得有理,「当年那事,这小世子不过五岁,应该记不起什么来。」

「他是记不起什么,就怕他身边那女子。」柳君彦眼神犀利,「那女子已然八岁,总是记得事了,还让他逃了出去。」

柳君彦派出去的人查到了陆清影和陆小酒的下落,但没想到的人,萧折渊居然派影卫护着,他的人无法近身,想要悄无声息的灭口,实在困难,萧折渊的影卫可不是无名小卒,身手堪比玄鹰阁的杀手。

紫金宫———

「你这话当真?」萧折瑾自从被罚笞刑,在宫中休养了好一阵子才恢复过来,听了袁福的探听,他立马起身,双眼放光,「萧折渊真的宠那小侍?还带去孟春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