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1页)
歌声越来越小,船晃着晃着,离少年宫越来越远。
裴瑾盯着岸上的杨柳枝,对他低声道:「周羲和,秋天了。」
一入秋,苏城便成了姑苏。
届时满城如诗如画,一步一景。
「找个时间,咱们去阳澄湖吃大闸蟹吧。」周羲和说。
第15章醉酒
国庆小长假的入住率比裴瑾预想的要高。
由于周羲和没有涨价,前面五天的房间都已经被订满。
从顾客的角度,不到400的价格,能在这个黄金周拥有一线河景,怎么想都不亏。
裴瑾有意见,她觉得应该趁这个假期涨价,至少要做到收支平衡。
可还是那句话,周羲和是老板,听他的。
咖啡馆的生意也是从假期前两天开始好起来的,店里没有请帮工,周羲和负责做菜,裴瑾负责做饮品,她速度快,应付起来倒也不算太难。
就是累,很累。
对了,他们还在院子支了个小摊,只要扫码给《梦里水乡》投票,就能送绿豆汤一碗,或者鸡蛋4个。
两天前,裴瑾跟周羲和去给双方母亲加油打气,不得不说,这群老太太退休节目很是丰富,今天比跳舞,明天比唱歌,后天比舞剑,反正怎么也不会让自己闲着。
合唱比赛后,主办方搞了个小程序,让老太太们发散自己的人脉,给自己投票。
《梦里水乡》PK《梅花三弄》PK《黄昏》。
好胜心极强的裴母找到裴瑾,让她想办法,她们队必须拿第一。
裴瑾略一思索,他们刚好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于是拉票小摊就这么支起来了。
民宿只有8间房,裴瑾跟周羲和各住了一间,只剩下6间卖给客人。
头一回要跟这么多陌生人打交道,还挺有趣。
其中两对是从成都来的情侣,一来便问周羲和有没有麻将桌,周羲和想也没想便点头,临时出去给他们买麻将桌。
有从北京来的一家三口,夫妻二人悠哉悠哉晒着太阳喝咖啡,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坐在他们旁边刷英语题。裴瑾看不过去,给孩子送了碗绿豆汤。
后来攀谈中得知,那个12岁的小男孩,目前的英文储备量已经是六级水平。
还有从海拉尔来的新婚夫妻,女孩正在备孕,对生娃这件事充满期待,她跟北京太太相谈甚欢,想取取经,怎样才能教出那样优秀的孩子。
还有一对广东姐妹,举止亲密得不像普通朋友,她们倒也大方,坦言她俩是一对。不过广东的土壤并不适合拉子发展,两人早就跑到上海定居了。
最后入住的是一个剃着寸头的高个男人,纹着花臂,脸长得有点像陈凯歌儿子,一开始裴瑾以为就是陈飞宇本人。
花臂男沉默寡言,其馀客人喜欢在晚饭后坐一起聊会儿天,就花臂男一人不合群。
2号晚上,周羲和组织了一次烧烤。
众人围着火炉坐下,周羲和依旧是主厨,他负责烤,裴瑾坐他旁边给大家递酒。
天南地北的陌生人,坐在院子里侃大山。
喝着酒说着话,情绪越来越高昂,气氛越来越好。
海拉尔小伙拿过周羲和的吉他,给大家唱了首《敕勒歌》。
他自我介绍是声乐老师,唱得确实好。
至少裴瑾听动情了,眼眶有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