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1页)
顿了下,布衣男子道:「一夜夫妻百日恩,虎毒尚且不食子。寸草堂若真要灭杀冯斋主满门,点头台上怎能少了孩子生父的大好头颅?」
胖老板一愣,随即明白了他话中之意,险些吓得尿了裤裆!
最先被击倒的妇人这会儿勉强爬了起来,她离得远,脑中兀自嗡鸣,没听清这边在说什么,刚要上前动手,却被胖老板死死抓住脚踝,厉声道:「我们走!」
妇人色变,寸草堂对这桩生意看得极重,又折损了诸多人力,若非总堂临时有急事,带走了堂中其馀几大高手,如此重任是怎么也轮不到他们身上的,本以为能立大功,却在一个来历不明的家伙手里吃了大亏,怎能善罢甘休?
她犹在迟疑,胖老板已被其他人搀扶了起来,他腰椎受损,下半身软得像肉泥,疼得浑身发抖,这般惨状落在妇人眼里,终是让她闭了嘴。
撤退之前,心有不甘的胖老板回头望了一眼,发现这人的模样生得很是俊朗,可惜面容苍白消瘦,眉目间不见丁点煞气,平和得像是刚才那场激斗未曾发生,如寺庙里木雕泥塑的菩萨相。
突然,胖老板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他努力克制着声音颤抖,道:「阁下既然让我等带话,总该留个名吧。」
「应如是。」他听见那人道,「苍山脚下翠微亭,静候回音。」
苍山,翠微亭,应如是。
短短一句话间,似有三道惊雷接连劈在胖老板心头,当他再抬起头时,目光已与刚才大不一样了。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书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问江湖上哪种人最为命短,那必然是多管闲事的人。
应如是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并非什么江湖名宿,而是一个佛门居士,武功深不可测,无人知其出身于哪门哪派,只听说他的恩师是某位高僧。他本人虽未剃度出家,但已持戒,平素少有与人争斗之时,在山脚下建了一处翠微亭,那亭子简陋得紧,连张桌椅都没有,却悬了一口铜钟,若有惨遭不公之人,皆可来此鸣不平!
「走!」
得知眼前的人正是应如是,胖老板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烟消云散,应如是的武功固然高强,但他毕竟是孤身一人,只要回去召集更多人手,未尝不能讨回这笔债,偏偏这个人在当今武林的地位太过特殊,看似独来独往,实则与多方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凭他这点地位,不敢代表寸草堂与之结仇,唯有尽快上报,请总堂定夺。
不等渡头上的无关人员回神,一众杀手已撤退无踪,应如是摇了摇头,也无意在此耽搁,从船家手里买下了一艘乌篷船,将马车上的行李堆放入舱,亲自当艄公送一老一少渡江。
直到登船坐稳,冯老才有了从鬼门关回到阳间的实感,感激涕零地道:「谢丶谢过应大侠救命之恩!」
说话间,他按着宝儿的头就要让小孩给应如是磕一个,应如是正在甲板上撑船,闻声头也没回,只一拂手就用柔和气劲扶正了孩子的身体,淡淡道:「我不是什么大侠,受人之托罢了,老施主不必如此。」
水波荡漾,船行江上,此时天光正好,风景静谧如画,冯老渐渐放松下来,却不知应如是偶然回头看来,眉宇未见舒展。
这件事尚有古怪。他心中暗道。
绿林里做情报生意的势力不少,其中多半都有后台,由自家人接手经营数代,如此才能做到根深蒂固。通闻斋则不然,冯盈是白手起家,能倚仗的只有自身,她对信息的甄别和利用远超寻常,一些成名已久的老狐狸都得甘拜下风,故而在那份要命的情报落到手里时,她就知道大祸将临了。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甚至连死期都可推算一二,应当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