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祈安筹谋同入京(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林黛玉与那婆子叙话间,得知老祖宗听闻母亲病逝,竟昏厥过去,心下猛地一揪。

她这几日只顾着自己悲戚,却不曾想外祖母老年失子的不易,瞬间自责不已。

又听闻那几个婆子说,外祖母已然无恙,才稍稍缓过神来。

李妈妈接着道:“府里上下皆念着姑奶奶,临行前,老祖宗拉着我的手,眼中含泪说道:‘我那苦命的敏儿去了,留下这年幼的玉儿,我这心哪能放得下哟!你们定要把小姐平安接来,让我这老婆子也有个念想。’”

黛玉本就因母亲之殇肝肠寸断,又不舍与父亲兄长分别,如今再加上对年迈外祖母的担忧,心内好似被塞了一团乱麻,愁绪满肠。

只推脱说要等父兄回来再做定夺,便唤刘妈妈带着婆子们去祭拜母亲,且让她们先在府里住下。

金流见姑娘黯然神伤,忙上前扶着,软语宽慰:“姑娘莫要过于伤怀,瞧这光景,公子也快下学了。公子向来聪慧机灵,必有法子的。”

黛玉微微颔,强抑心间悲戚。

此番进京,看来是难以推脱,只盼能缓些时日,也省得自己孤身一人在那陌生之地苦熬三年,才能与家人重聚。

林祈安回府听闻此事,眉头轻皱,便去会了会那两个婆子。

见她们浑身绫罗珠宝,心中暗忖,这贾府的婆子,这般打扮,莫不是故意显摆?

略施小计,三两句话便引得她们说出实情。

婆子们瞧着这粉雕玉琢的小公子,对她们的穿戴不住夸赞,又听小公子对贾府的富贵满是钦慕。一来二去,便将缘由和盘托出。

原来是二舅母王夫人特意吩咐,出门切不可失了贾府的颜面,故而赏下这一身行头。

林祈安听完心下冷笑。

这王夫人素日吃斋念佛,不想竟有这般心思。这是给他们林家下马威呢,怪道母亲往昔提及二舅母便面露不喜。

至晚间,林祈安来至父亲书房,先是给父亲请了安,而后忧声道:“父亲,妹妹自母亲去后,身子一直不好,这冬日里又格外畏寒。京城天寒地冻,女儿家娇弱,万一有个好歹,可怎么好?依孩儿之见,不若等明年开春,天气暖和些,再送妹妹进京。所谓秋收冬藏,也让妹妹将养些时日。”

林如海听了,微微点头,觉得儿子所言有理,便应下了此事。

那几个婆子在林府歇了几日,便带信回了京城。

此后数月,林祈安不时在父亲面前表露对妹妹独自进京的忧心:

“听闻贾府子弟多年未在科考上有所建树,想来对学业并不十分看重。妹妹一向爱读书,去了那里,学业怕是要荒废了。”

“妹妹素爱琴棋书画,到了京城,不知可还有人教她这些雅艺。”

“如今妹妹管家之事尚未学全,外祖母年事已高,府里诸事繁杂,怎能让她老人家为这些俗务劳心。”

“江南饮食清淡,妹妹向来挑食,那北方的吃食万一不合口,可怎么好?”

“寄人篱下,诸多不便。倘若妹妹想吃些家乡的糕点小吃,又有谁会为她费心去买?”

“听闻那贾府家大业大,仆役们惯会见风使舵。咱们虽是官宦之家,可比起贾府,怕也只是小门小户,他们会不会因此小瞧了妹妹。”

“京城权贵众多,妹妹出去交际,我怕她受了委屈,却又无人撑腰。”

“要不孩儿与妹妹一同前去?妹妹孤身在外,孩儿怎能安心读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