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章 妙黛对谈半日闲(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言罢,他抬臂指向小院东墙,众人目光随之望去。

入目之处,是一堵寻常却又别具一格的墙壁。这墙足有两人高,墙面平整素洁,在日光的轻抚下,恰似一块静候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巨大宣纸。

墙顶探出一座精致的飞檐,为白墙遮挡风雨的同时,也为其增添了几分典雅韵味。

“诸位,此茶舍主人乃是一避世修行之人,托我告知众位此墙用处。”少年声音清朗,在小院中悠悠回荡,“日后,但凡各位品茗闲谈间,得绝妙诗句,皆可书于纸上,署名后交由茶社主人甄选出最佳。精心装裱后高悬于此墙,供各位同好瞻仰品鉴。

上墙之人,茶舍会赠与免费品茶资格,以表敬意。

待这墙面布满佳句之时,‘半日闲’会将众位佳作汇编成册,赠与每位上墙之人,以做纪念。

此外,若诸位心中有未完成的半阙诗词,不妨也可写下留于茶舍,说不得主人家能为各位觅得有缘人,为其续上绝妙下阕,成就一段诗坛佳话。”

众人听罢,先是一阵交头接耳,继而眼中皆泛起光亮。

一位世伯之子率先捧场,对林祈安赞道:“此举实在妙极,我等整日苦读诗书,今有这般风雅之地,岂能不施展一番?这背后之人实乃心思巧妙,定然才情非凡,我今日定然要会一会。”

一时间众人纷纷附和,夸赞之声不绝于耳。

立刻就有小二们为众人呈上文房四宝,众人便三五成群,围坐于各处茶桌旁,皆是跃跃欲试。

有的已迫不及待地铺开宣纸,挥毫泼墨,将心中的诗句一气呵成;有的则手捧香茗,一边轻啜,一边与身旁好友讨论着诗词的平仄韵律、意境构思。

而后,一位面容和善的掌柜,带着满脸的笑意,招呼小厮为各位文人送上精致茶点,并告知今日开业,茶水点心全是主人家相赠。

学子们纷纷拱手相谢,品尝着美味的茶点,感受着主人家的热情。这茶点的美味,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味蕾,更激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众人恨不得立刻将这风雅之事告知京中知己好友。

阁楼包间内,因着林黛玉是闺阁小姐,二人并未开窗观看,只偶能听到一些隐约谈话声。

楼下,随着众人的创作热情不断高涨,一幅幅佳作应运而生。

这一张张书稿,被小厮收集了起来,由林祈安亲自拿往包间。

他早先下楼接人时,便告知了妙玉此事,得她默许,这才将诗稿拿给她过目。

妙玉才情孤傲,皱眉看完,竟直接置于桌上:“不过是些寻常笔墨,堆砌辞藻,未见真意,着实无趣。”

她才情斐然,对诗词评价一向略显轻狂。

曾称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

只有两句好:‘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故此,自称‘槛外人’。

林黛玉也好奇的拿起诗稿,歪头品读,后扔给林祈安,道:“也就和你一般水平。”

这两个一个比一个嘴毒,倒让林祈安略显尴尬,不知如何答话。

妙玉见此,不觉轻笑,转而拿起桌上自己与林黛玉方才所连诗词,亲自誊写一番呈给林祈安。

“就这个吧,往后要都是这样的诗词,那面墙还是空着吧。”

q4。。q4。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