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啊暂时想不到名字(第2页)
这日晚膳,贾琏斟酌着提起元春封妃之事。
谁知林如海闻言竟放下筷子,长叹一声:“安哥儿年岁渐长,玉儿也不小了,总住在贵府叨扰实在过意不去。不如让他们搬出来住吧。”
说罢竟起身离席,留下贾琏一人愕然。
他举着银筷的手僵在半空,心中暗忖,这大喜之事,林姑父怎的反倒不悦?
寒蜈如今常伴林如海左右,他虽沉默寡言,但因救过林如海,又与林祈安交好。林如海便常把他当晚辈看待,偶尔也会提点几句。
这日他问起寒蜈,可有见过林祈安身边的几位好友。
寒蜈思索片刻,道:
“有个长公主府的公子,人尚可,就是喜欢仗势欺人,很没礼貌。”
“还有一个是周夫子的师弟,两人看书时,总吵架。”
“其余同窗我也见过几个,都挺客气,但是很无趣。”
“不过,有个圆脸的表兄,据说常欺负他。那日在庙里,我还见他光着身子的搂着个男的。。。。。。”
“砰”的一声,林如海手中的霁红釉茶盏掉在了地上。
翌日,他连两封家书。
一封命林祈安即刻搬离贾府,另一封却是写给贾母的,嘱咐儿子必要时方可出示。
神京城。
上元节那场风波虽未查明真凶,蒙古使团勉强洗脱了嫌疑。
只是市井小民哪管这些?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茶馆酒肆里更是添油加醋。那些读书人最是热血,文会上个个拍案而起,恨不能立时投笔从戎。
那遇刺的命官正是礼部主客司的郎中,专管着边关互市的事宜。
沈纪尧这几日急红了眼,带着锦衣卫满城搜捕,连耗子洞都要掏上三掏。
这日国子监内,林祈安垂手立在祭酒大人跟前,模样极是恭谨。
只因快要开学了,孩子还没学上呢。
祭酒捋着花白胡须,瞧着林祈安,心下着实为难。这般好苗子若拒之门外,实在可惜;可若轻拿轻放,自己又失了面子。
思量半晌,祭酒故意沉下脸道:“你先回去吧,待老夫禀明圣上再议。”
“恩师容禀。”林祈安陪着笑脸,“圣上日理万机,这等微末小事,岂敢劳动天听?”
祭酒冷哼一声:“好个林案!入我国子监求学,在你眼中竟是小事?”
实则,圣上自然不会管这等小事,祭酒大人还是能做主的,也只是想晾着他几日。
“学生岂敢!”林祈安连忙作揖,“学生是说,学生微末之躯,全凭老师定夺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