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1页)
柯岚不知道柯澜当初是怎么在西区站稳脚跟的,但想来或多或少也托了对方是男性的福。
想想看吧,二十四岁的男性和二十四岁的女性在武力值上面几乎是天差地别,柯澜是和父亲带着母亲,放到她这里就是老爸带着她和老妈,怎么看都是后者更好欺负一点。
现在才是灾难初期,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社会秩序还没有完全崩毁,等到他们意识到自己只能躲在地下苟延残喘,为了争夺商场内部有限的生存资源,必然会爆发激烈的争斗。
到时候,比起仅有卷帘门做遮挡的其他商户,拥有更为厚实保暖木门的书店就会变成一块谁都想要啃一口的香饽饽。
此时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真正躲藏在楼里的人并没有多少吧。
瀛洲大部分居民都是从其他地方涌入的。郭振天带领着施工队打通了地下车库,将困在写字楼里的上班族们救了出来,由他们构成了西区民兵团的雏形。
或许她可以通过跟郭揽华的高铁之缘搭上郭振天?
不过一切的前提都是她们要挺过今晚才行。
“把能推的动的桌椅全部堆到门口。”
柯父结束了眺望之后,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而原本蹲在过道上的几个流里流气的男人已经从货架上扯了几条女士丝巾围在身上,模样分外滑稽。似乎是嫌弃这样还不够暖和,他们扫视了一圈,逐渐向书店靠了过来。
“动起来,快!”
柯岚闻言立马就跳了起来,她帮着老爸将书店里的矮桌抬到了门口,将门扉死死顶住,又将椅子斜着倒扣在地,顶住了桌沿做了一道保险。在这期间,柯母一直透过玻璃窗观察着外面的动静,“老柯,他们停住了。”
柯父抬起头,顺着缝隙向外望,几个不安分的青年果然在发现书店内部的动静后就又回到了原位,只是眼神犹自盯着这边。
“外面的温度越来越低,没有找到其他保暖的地方的话,他们冲过来是迟早的事。”
他说的没错。如今是盛夏时节,商场内的空调本来就开的很低,人们又穿的清凉,在温度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很容易因为保命而做出过激举动。
柯岚瞥了一眼持续运转的空调,暖风正从出风口源源不断的送出,只希望这点温度能够再坚持更久丶更久一点。
“找一本书看吧。”见丈夫和女儿的面色越来越凝重,柯母微笑着拍了拍二人的肩膀,“外面的风雪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下来,能够独占书店的机会可不多,不珍惜一下吗?”
轻松的语调加上母亲温暖的笑容成功让柯岚绷紧的神经一寸一寸松了下来,她知道老妈其实又紧张又害怕,嘴唇上没有半点血色,但后者似乎打定主意不能在女儿面前掉链子,硬挺着也绝不露怯。
“好啊。”柯岚点了点头,靠在了母亲身上,“我们就这么做。”
于是三人分别去书架上取了书。柯父将书店内用作装饰的帘布都取下来放好备用,柯母去吧台内找到了电热水壶,将一瓶矿泉水烧开泡了茶,柯岚则搜罗了一点柜台上不易储存的点心,还真搞出了下午茶的架势。
虽说真能看进去的恐怕没有一人,但三个人都老老实实的围在一起。柯父柯母此时还不知道永冬已经降临,还小声商讨着天灾过去以后要好好向店主道歉赔偿,柯岚则假借低头阅读的姿势,在脑子里仔细谋划着名今后的打算。
电是肯定会断的。
她对此无比确信。且不提发电厂没有工人在工作,极度的低温也导致了设备及电缆会相机报废。
在瀛洲的时候,维持整座城市的恒温就脱胎于商场和写字楼自带的中央空调和新风系统,这说明,柏思流肯定在这里储备了应急电源,甚至于……一座小型发电站也不是没可能。
普通人谁会在商场地下建这个?
但柏思流不一样,从他对瀛洲东区宛若军事组织般的统治来看,这个人远远不能以“普通商人”的思维来忖度。
一旦电网瘫痪,扛过严冬的唯一方法就是开启备用电源。然而,就算明确知道自己附近隐藏着求生的关键,柯岚也无法将之化为自己的依仗,毕竟她一不知位置,二不懂操作,与其像无头苍蝇那样在外乱窜,还不如躲在书店里明智。
就像是柏思流自己宣称的那样,整座瀛洲城的诞生都仰仗于他的宽宏大度,他们这些幸存者的小命都被捏在他的股掌之间。倘若他运气不佳死在了天灾里,那商场里的人即便是能苟延残喘,也只怕是喘不上几天的。
如果真的抽到了下下签,就只能使用最原始的方法来取暖。
看了看满屋子的书和桌子上翻出来的打火机,柯岚衷心希望自己没有用上这些的时候。
呆坐的时候每时每刻都度日如年,思考起来时间却过得很快,当打到节电模式的手机因闹铃而震动的时候,柯岚才注意到已经到了晚上7点。
感受到肚子在咕咕叫边缘反覆试探,她拿起桌上的华夫饼咬了一口,冷掉的点心说不上多么美味,但起码能提供足够的热量。
“我在员工休息室找到了洗手间,”已经把书店各个角落翻过一遍的柯母说道,“就是不知道水管会不会冻裂掉。”
“负一层往下都用的是井水,”柯岚又咬了一口华夫饼,“他们在下面打了好几口井,用来逃水费。”
这实在不是一名普通客人该知道的事,柯父不动声色的瞥了一眼女儿,把心中的疑问又给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