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但眼前的瓷盒的用途显然不会这么风雅。柯岚捧起左边那只掂了掂,手感略沉,然后她将瓷盒放回桌面,捏住了宝顶的顶端,小心翼翼的打开了盖子。

灰。

瓷盒里面装的满满当当都是不知名的灰粉,她右手一斜,将盒盖立起来,正想要用盖底拨一下,却陡然僵住了。

瓷盒丶灰粉丶宝顶盖。

这是骨灰盒!

猛的把盖子盖回去,柯岚“蹬蹬蹬”向后连退好几步,后脚跟直接抵到了身后的墙壁。

有两个人死在了这间屋子里,而他们的骨灰被人仔细的收敛保存,并放在了自己的床头。

谁会这么干?

答案其实呼之欲出。

这里是柯澜在瀛洲的家,里面原本住着一家三口,而现在唯一的儿子就站在这里,躺在骨灰盒里的二人是谁不言而喻。

困兽般在屋子里转了好几圈,柯岚脑子乱成了一团,她一直逃避去思考原主人去世的可能,宁愿一厢情愿的认定此处已经改换门庭,有了新的住客。这不光是因为柯澜的母亲与她的母亲一模一样,还因为她与柯澜之间的雷同点已经多到了令人心惊的地步。

柯岚清楚的记得,在8岁那年,自己面临了人生的第一个选择。妈妈把钢琴和小提琴的图片放到她面前,要她自己选一个最喜欢的。

其实比起老老实实坐在钢琴凳上,她更向往小提琴家的潇洒,然而彼时她信了班里男同学所谓“拉小提琴会歪脖子”的吓唬,只能委委屈屈的选择了钢琴。

第二次的严峻考验发生在高三,面对着苦口婆心的父母,她失落的划掉了原本填好的“历史”,选择了就业前景更为广阔的金融,然后跑去海边坐了一整天,与自己童年起就树立的梦想彻底告别。

然而,这些被她所抛弃的东西,柯澜都有。

他的房间里有小提琴琴谱,曾想应徵东区乐团里的小提琴手。

他毕业于A大的历史系,聊天时喜欢跟朋友开典故玩笑。

他就像是做出了另一个选择的她,过着截然不同却合心合意的人生。

柯岚与柯澜,一字之差,差出了十万八千里。

因此哪怕她明知道他的处境如履薄冰,也不愿去设想勾画一个太过灰暗的未来。柯澜没有可以依靠的朋友,没有忠心耿耿的下属,没有相知相爱的爱人,这在柯岚看来都无关紧要,只要梦里那盏为他留着的小门还在,门里温热的饭菜还在,就足以他在飘摇的风雨中咬牙撑下去。

可惜,从现在开始,什么都没了。

一直以来的自欺欺人被撕了个七零八落,柯岚站在原地,直面过于残酷的真相。直觉告诉她,柯澜会疯掉的原因,就被隐藏在这间卧室里。

床头柜的抽屉里没有,单人床的床下也没有,柯岚把床垫都从床板上拖了出来,却依然一无所获。

到底在哪里呢?

她泄气的坐在床垫上,面对着藏蓝色的墙壁冥思苦想,墙壁上光影绰绰,又像是在涌动着人心鬼蜮。

等等,为什么她觉得这面墙里面是个花的?

柯岚一下子跳起来,扑到了墙边,揪住了墙纸翘起来的衣角,然后用力撕开——随着“哗啦”一声,墙纸下隐藏的东西终于露出了冰山一角。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它们几乎占据了墙面的半壁江山,然后便是被箭头连接的一排排人名,有一些甚至还配上了相应的照片,于是她干脆将墙纸撕了个干净,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了起来。

柯岚也做过类似的思维导图,但无论是规模还是详尽程度都远远无法与这幅占据了整整一面墙壁的相提并论。

导图的开头字迹凌乱,每一笔都重的像是要穿透墙壁,越到后面内容书写的越是工整,昭示着绘制者已经从狂怒中逐渐苏醒,回归理智与冷静。

柯澜粗略的把导图分为了三个板块,分别是人物关系丶事件记录和柯澜绘制时的想法与思路。前两样组合在一起,详尽的介绍了民兵团的人员组成和关系远近,她毫不费力的在里面找到了几个熟悉的人名,甚至包括今天被她干掉的那个壮汉郑冒。

“无论有多难,我一定会做到。”

这是柯澜写在郭振天名字旁边的留言,而后者下面的几员得力干将已经被打上了猩红的叉。不光如此,他还在民兵团浩浩荡荡的人员大军旁边画了一只惟妙惟肖的钉子,像是把这群人都给钉在了死神名单上。

钉子。

柯岚若有所思,再往下看,就被一段龙飞凤舞的栏位吸引了注意力。

“不可能!不可能!这不可能!”

“他骗了我!”

“是我的错,我竟然浪费了这么长时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