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击鼓鸣冤(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马车行之皇宫大门前,秦望溪跳下马车,走到天听钟前,她拿起鼓槌,抬起手,重重地敲响了天听钟。

"咚——咚——"沉闷的鼓声响彻天际。

秦望溪用力的敲着,长公主站在她身旁,目光复杂地看着这个倔强的孙女。她叹了口气。

"望溪,你要记住,无论生什么,我们都是一家人。"长公主低声说道,"我们会一起面对。

秦望溪点头,有家人在身边,她就有了勇气。

皇宫内,太监们匆忙传报。天子震怒,大臣们面面相觑。

"咚——咚——咚——

又是三声鼓响传到大殿。

秦望溪喊冤的声音清晰地传到了宫墙内:"秦家冤死,请陛下为我等明冤!

长公主缓缓跪下,白色的丝在寒风中飘动。

守门统领手足无措,只得跟着跪下。秦望溪放下鼓槌,展开手中的竹简。她的声音清晰洪亮,透着几分悲愤。

"安王假传龙城粮草被困,命我父亲率四万精锐驰援。"秦望溪的声音微微颤抖,"父亲中计,被北狄二十五万大军困于翠屏山脉。

她继续读着,声音越激昂。"祖父察觉不妙,欲出兵相救。然安王拿出皇帝御赐金牌,阻止祖父出兵。

秦望溪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安王命叔父秦峰率两万大军饶过富阳突袭北狄军营,在未探明敌军军情的情况下,强行进攻,损兵一万。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道:"父亲和二叔率一万秦家卫精兵驻扎龙脊关隘以便策应各方。此时的孙焕文与安王勾结,将我军布防尽数告知北狄。出兵二十万,致使我一万精兵全部阵亡。

她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祖父身中数箭,刀伤无数,临死前命人带回军情,告诫安王防孙焕文叛变。却不知安王却是幕后主使

秦望溪在宫门前大声诵读行军竹简,眼中满是悲愤。

皇宫内大殿外,"高公公!"小太监上气不接下气,"长公主带着秦望溪在武德门外敲天听钟,要求陛下捉拿孙焕文,杀安王,以正国法!百姓们都在外面嚷嚷着要替秦家鸣冤。

高德茂闻言,眉头微皱。他轻轻甩了下拂尘,冷笑道:"这样触霉头的事,自有人来报。我何必上赶着去?昨日陛下刚给了安王一脚,今日秦家就来找麻烦。最近你们当差都小心着点,别被牵连了。

果不其然,守城统领很快前来禀报此事。

皇帝听罢,怒火中烧。他猛地将手中的青花瓷茶盅摔在地上,"砰"的一声,茶水四溅。

"放肆!他秦家胆敢如此放肆!"皇帝咆哮道,来回踱步。

殿内宫女太监跪了一地,大气都不敢出。高德茂也如鹌鹑般缩着身子,恨不得钻入地缝。

守城统领战战兢兢地解释:"微臣派人查清楚才敢来向陛下禀报。听说是今天灵堂之前,秦家奉命去送冬衣的人浑身是血的带回了六册竹简。竹简被秦家姑娘当众念出,百姓情绪激愤都跟着一起来跪在宫门外,为秦家求公道!

皇帝闻言,脸色铁青。他单手撑住沉香木桌角,咬牙切齿道:"高德茂,你去!把长公主先给我请进来!

高德茂领命而去,小跑着来到武德门外。他跪在长公主身边,恭敬道:"长公主,陛下让老奴来请长公主入宫。

长公主闻言,捏了捏秦望溪的手,缓缓起身。秦望溪将染血的竹简递给高德茂,声音低沉而坚定:"这竹简我已过目,字字锥心!望陛下能还为国捐躯忠魂公道!否则……秦家不安,百姓不安。

q4。。q4。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