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请去世子位(第1页)
房门轻轻合上,秦锦霞终于松懈下来。她靠在枕上,轻声呢喃:"长姐,我做对了吗?"她的声音中充满了不确定,眼中闪过一丝迷茫。
屏风后,秦望溪静静站立,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她从屏风后走出来,走到妹妹床前。
"锦霞,"秦望溪柔声说,"你做得很好。"她坐在床边,轻轻握住妹妹的手。
秦锦霞抬头,眼中泛起泪光。"长姐,"她哽咽道,"我怕
秦望溪轻轻抚摸妹妹的头,温柔地说:"不用怕,有我在。
姐妹俩相视一笑,无需多言。房间里弥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既有担忧,又有希望。
窗外,一弯新月悄然升起,洒下清冷的光芒。青松摇曳,出沙沙声响。
远处,冯远英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月光下,他的表情阴晴不定,时而停下脚步,时而又快步前行。他的内心正经历着激烈的斗争,过去的责任和未来的抱负在他心中不断碰撞。
"放弃世子之位。。。"冯远英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迷茫和不安。他抬头望向天空,月光洒在他的脸上,勾勒出一张年轻却沧桑的面容。
回到自己的院落,冯远英坐在书桌前,目光落在案上的几本书籍上。《春秋》、《孙子兵法》、《史记》。。。这些都是他平日里钟爱的典籍。他伸手抚摸书籍的封面,眼中一丝怅然。
"真的可以放弃吗?"冯远英自问,声音低沉而沙哑。他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世子"二字,又迅划去,写了划去,再写再划。笔尖在纸上留下点点墨痕,映射着他内心的挣扎。
夜深了,整个府邸都陷入了沉睡。只有冯远英的房间还亮着微弱的烛光。他坐在案前,手中的笔不停挥动。
纸上,:"吾心所向,虽千万人吾往矣
青松阁的灯火在秦茫茫的夜色中摇曳,如同一盏孤独的明灯。杜嬷嬷推开门,温暖扑面而来,看着秦锦霞静静躺在床上,面色苍白。
"今晚好生照顾二姑娘。"杜嬷嬷疼惜的叮嘱道,眉头微蹙。丫鬟们连连应是,神色间透着几分紧张。
杜嬷嬷转身离去,脚步声在积雪中出轻微的嘎吱声。
福寿轩内,长公主正焦急等待,手中佛珠不停滑动。
"殿下,"杜嬷嬷进门行礼,"二姑娘已无大碍。大姑娘命全府上下噤声,违者重罚。
长公主微微颔,示意继续。
"府中下人倒也守规矣,外人打探,皆被挡回。"杜嬷嬷低声道,"二姑娘还劝冯世子效仿尧舜禅让之美。
长公主闭目沉思,手中佛珠悄然滑动。"二姑娘心思通透,有孝道二字在冯远英头上压着。若无舍弃爵位的勇气,终究难逃蒋氏掌控。
杜嬷嬷附和道:"大姑娘确实考虑周全。只是老奴担心,冯世子若真放弃爵位,二姑娘怕是要跟着受苦。
长公主睁开眼,目光如炬:"总好过被人拿捏一生。且看冯远英那孩子,能否做出抉择。
次日清晨,积雪初融,天际泛起鱼肚秦。冯远英独自立于护国公府门前,面容憔悴,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冯世子求见。"门房通报。
长公主闻讯,略感意外,却也隐约猜到了来意。"请他进来,"她吩咐道,"备车,今日怕是要进宫。
冯远英一进屋,便跪地请罪,声音微颤:"孙婿未能护妻周全,以至锦霞险些丧命,愧对祖母、岳母,羞愧难当。
他顿了顿,继续道:"昨日回府反躬自省,孙婿难担忠勇侯世子之位,有负忠勇之名。身强体健不能为君尽忠,身为人子不能解母忧,身为人夫不能护妻安宁。
冯远英抬头,目光炯炯:"愿悔罪自新,自请去世子位,奋读书,盼不蒙祖阴,他日亦能成我大魏有用之人。
长公主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轻声道:"起来吧。用过早饭,随我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