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面圣(第1页)
次日天未亮,宫内传出旨意,长公主携护国公女眷宫面圣。
一时间护国公府内乱做一团,各院子小主都被叫起梳洗打扮。恐误了进宫的时辰。秦望溪却在考虑是否要当面询问皇帝,秦家儿郎在西陲的战事。
皇宫中,大殿内气氛凝重,秦望溪立于殿中,如劲松挺拔。
座下的秦锦稚等人眼眶泛红,攥紧衣袖。长公主强忍泪水,向皇帝跪拜请罪:"已至年关,臣妹一家还未收到西陲消息,过分担忧,殿前失仪,还望陛下恕罪。
皇帝指尖轻抚酒杯,眯眼笑道:"秦家果然是满门忠骨啊!可秦大姑娘话里话外……你秦家忠的都是大魏子民,秦家心里可有朕这个皇帝?可忠朕这个皇帝?
殿内瞬间寂静无声。
秦锦稚心中一紧,想起兄长的警告,通体生寒。秦望溪闭目片刻,只觉心寒无比。这就是她祖父、父亲誓死效忠的皇帝!
"陛下的皇权是大魏子民给的!"秦望溪再拜,声音清亮,"若无百姓万民何来天子?我秦家守卫边疆,保大魏百姓,从无僭越行事,如此还不算是忠于陛下,敢问陛下……何所为忠?
长公主见状,连忙跪下:"陛下,这孩子被我宠坏了,还望陛下恕罪。
皇帝被问住,眼中闪过一丝惊异。片刻,他低笑一声,陡然转了话题:"昨日有御史参奏忠勇侯的夫人打死了秦家二姑娘的几个陪嫁丫头,说这几个陪嫁却是良民之身。冯仁萱……这件事你知道多少,细细说来。
忠勇侯冯仁萱连忙上前跪下,额头渗出细汗:"回陛下,微臣已经去细细问过贱内,贱内说因为儿媳秦锦霞陪嫁丫头的身契在护国府,她一介内宅女流,不知这是要往候府送陪嫁丫头还是送别的什么,不料理了她身为候府主母不能安心。
秦望溪转身,目光如炬看向忠勇侯冯仁萱。多少人在等着看秦家的笑话,想看这百年将门钟鸣鼎食的护国公府倾塌。
她面色冰凉,冷声问道:"敢问忠勇侯,您夫人是抄捡了我二妹妹的嫁妆后,知道了几个陪嫁丫头的身契还在我们护国公府,还是夫人为女中诸葛能掐会算?
冯仁萱心里一慌,却强作镇定:"陛下,身契之事,是儿媳秦锦霞的陪嫁丫头明玉告诉贱内的,也是因此贱内才饶了那个丫头一命!
秦锦筠咬紧牙关,正要起身怒骂,却被三姑娘秦锦稚死死按住。
"三姐!他放屁!"秦锦筠低声怒道。
"别冲动,这是在大殿之上!"秦锦稚压低声音警告。
秦望溪嘴角微扬,语带讽刺:"身契事关重大,侯爷莫不是觉得我二妹妹是个傻子,竟将身契之事告诉一个丫头?侯爷怕是知道明玉已经疯了……便想拿明玉搪塞过去吧?
冯仁萱心里一惊,却强自镇定:"秦大姑娘何必小人之心揣度本候?婢女明玉曾明言她是不小心现儿媳并未将她们身契带过来,心里害怕会被人用身契要挟,于是才告知于我夫人!
秦望溪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侯爷可知欺君何罪?当着陛下的面,侯爷倒是和我说说……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的丫头,自小被我二妹妹买回,连自己的身契长什么样子都没有见过,侯爷竟张口便称是明玉现并告的?这话说出来……侯爷是觉我等心智不全容易糊弄,还是侯爷黔驴技穷打算掩耳盗铃啊?
冯仁萱被问得哑口无言,额头冷汗涔涔。
秦望溪转向皇帝,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陛下,臣女斗胆,想为秦家讨个公道。若侯爷所言属实,为何不让明玉当堂作证?若明玉已疯,那侯爷方才所言,岂非欺君?
殿内众人神色各异,有人暗自点头,有人面露忧色。
秦望溪声音清亮,字字如刀:"陛下,臣女请求彻查此事,还秦家一个清白!
皇帝眸光一闪,似笑非笑地看着秦望溪:"既如此,朕命大理寺彻查此案。冯仁萱,你可有异议?
冯仁萱跪地叩,声音颤抖:"臣、臣无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