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1页)
皇帝说的话戚淮一个字都听不懂。
于是一纸供书砸下来。
戚淮抖着手接住,干哑着嗓子问,“这是什么?”
李徵颓然坐在玉阶上,大风吹倒窗边插着鲜花的瓷瓶,梁上悬挂一盏明亮的灯拉长影子。
“是刺客的口供。”
戚淮猛地抬头,朱衣审问出来了?
他目光望向朱衣,看到朱衣怜悯的神情,低头心有所感地卒字读去,瞳孔骤然大震。通篇下来,每一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却不认识了。
一张血红的供书组成了一个陌生的故事,在他的脑海中落地生根。
他好像看到少年章璎意气风发地喊他的名字。
“戚寒舟,我将来要做侠客。”
“为什么做侠客?”
“做侠客救人。”
“为什么救人?”
“我不想让这世上还有与我同样命运的孤儿。”
但他没有去做侠客。
他带着一身的功夫在永安十七年救了昭宁太子,伤了自己的身体。
早在入宫之前便已不能人道,他拿什么来侮辱自己的姐姐?既然如此,便必是为人设计,设计他的人竟是周渐学,周渐学是丹阳王的旧人,一早便与浮玉坊的人勾结行刺,一手让章璎背了骂名,而这一切章荣海知道吗?章荣海才是幕后主使,他将章璎作为废棋利用送入宫中,从此戚淮少年的玩伴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阉宦。
戚淮的五指几乎将供书蜷成了一团,看到最后已是草草过目,每一个字似针尖扎入五脏六腑,他下意识地握着刀柄,按捺住想杀人见血的冲动。
皇帝的苦笑声从头顶传来,“朕如今有几分猜测,一是当时宫变的时候三张宫图乃章璎所为,二是先帝之死与章璎有关,朕了解自己的父皇,他不是会自缢的人,只是当时朕若无需背负弑父的名声,父皇如何死去并不重要。三是前段时间朕南巡遇刺,章璎与温蓝在一起,也许是他帮助朕度过了又一次杀机,朕已欠他良多,最后依然没有给他一个公道。”
戚淮混混沌沌的思绪中抓住“章璎与温蓝一起”七个字。因为与温蓝一起,所以他才会在鹰嘴山失去章璎,他痛恨许多年的人原来清清白白,始终未变,变了的是面目可怖的自己。
那时候章璎周围的人如何对待他的,戚淮已经想不起来。他只记得自己在泥泞的大雨中与章璎厮缠扭打,伤的人体无完肤,背叛的愤怒与野火般的嫉妒烧遍每一寸身体,那时候他只想带着章璎一道下了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