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第2页)
季元鸿很快带着一位六七岁的小女孩从后方的马车上下来,穿着像是路边乞儿,看起来怯怯的,死死抓着季元鸿的衣角。
“来,璞儿。”季元鸿一边被那小女孩拽着袖子,一边招呼一旁那位十二三岁的小郎。
“老师,这位是?”季昶发出了跟上一世一样的疑惑,只不过她疑惑的是那位小女孩。
上辈子季昶只记得季元鸿带回来了成璞,也就是那个与她年纪相仿的小郎,他是季元鸿早些年认识的友人之孙,那位友人是名工匠,后来年纪渐长又不希望自己孙子走自己老路,希望能跟着季元鸿学习。
如果她没记错,上辈子成璞似乎被某位夫子评价为“平庸木讷、朽木难雕”,之后她及笄后去了琉光城就不知道如何了。
至于这个小女孩。。。。。。季昶低头看向她,一双黑色的大眼睛明亮亮的看着自己,胆怯中又流露出一丝倔强,让人联想到孤傲的小狼。
没记得上辈子有这么个人,看来是蝴蝶效应?
“这是为师早年的友人成柏山之孙,成璞。”季元鸿笑着示意成璞向前打招呼,并未多说什么其他。
成璞不愧他木讷之名,简单向众人拱了拱手后就站在一旁呆呆地站着,看起来社恐极了。
其他人跟他回礼之后并未感觉他有什么特别的,毕竟书院里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孩子都是各处捡来的,大家也早就习以为常。
上辈子季昶还挺爱逗他,感觉老实人逗起来格外有意思,现在想想有种调戏良家民男的感觉,自己怎么说也是要当主公的人,得从小就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行。
于是季昶只是朝着成璞呲牙笑笑,拱手道:“季昶。”
看着他紧张的攥着自己的袖子,点点头后就面露羞涩转过头避免与自己对视,季昶无所谓地笑笑转身去看向季元鸿,用眼神询问那个小女郎是怎么个事?
季元鸿抬起手想缕缕胡子,结果忘记自己的衣袖还被紧紧攥着,失笑道:“这是衡儿,路上偶遇,她就说来话长了。”
一行人进城后向书院走去,因着书院离城南门较近,所以每次都在城外下车,带着学生们一同徒步回书院。
其意是提醒学子们在学习之余勿忘民生,不可两耳不闻窗外事,读成书呆子。
一路上往往会有许多人注视行注目礼,这也是许多学生愿意来接季元鸿的原因之一,毕竟十分气派啊。
往常季昶和贺兰双子这会儿都会闹着问季元鸿或者沈闻芳一路上的趣事,但现在季昶没问,贺兰双子也只好去小声问沈闻芳,毕竟他俩怕季元鸿突然抽查功课就糟了。
季元鸿一边应付着周围学子们的热情询问,一边把季衡的来历说了一下。
原来她是季元鸿回来时途径济州时在路上偶遇的孩子,当时她正好在与鬣狗夺食,沈闻芳心软就去给了一块饼子,这孩子就黏了上来。
一路马车没日没夜的前行也甩不开她,季元鸿看她聪慧机敏于是问她要不要跟着他一块学习,之后就是现在这样紧拽着季元鸿袖子怎么都不放开的事。
季昶只是在一旁安静听着,偶尔注意到季衡在偷偷看她,于是看回去。
季元鸿笑着看二人的互动,没说什么。
众人很快到了书院,有夫子在院门口等候着季元鸿了,老友们相互问好。
马车和行李在沈闻芳的吩咐下都安顿好了,他转头想去找季昶寒暄几句却发现季昶不知道去哪儿了,于是走到温昭这边来询问,得知原来刚刚跟着季元鸿他们走了。
看着沈闻芳远去的身影,温昭的微笑凝固在脸上,长孙明轩在一旁冷不丁开口:“你与闻芳师兄不睦?”
四周并无其他人,学子们大多去围着季元鸿他们说话去了,温昭的微笑渐渐消失,道:“并未,闻芳师兄是难得的清朗之人。”
声音淡淡的随着风声吹散,若不是长孙明轩足够了解他或许也要被他骗过去。
“刚刚在路上你就一直在看他。”
刚刚沈闻芳一边同他人说话一边还不忘看向季昶,这让他不免回忆起上一世的事,所以有些失态了,没想到竟然被长孙明轩看到了。
上一世沈闻芳在季昶死后以致远书院的名义来求季昶的尸首,差点被慕容桓斩了却还是在皇宫外长跪了三天三夜,最后以未亡人的姿态一直给她守坟。
这让他怎么不在意。
“原以为明轩兄刚刚听老师讲沿途趣事听入迷了,没想到还能注意到在下?”温昭继续露出那副常见的微笑,看起来还是那么和善温良无辜至极。
长孙明轩看了有些渗人,往旁边靠了靠,挑眉道:“别跟我来这套,你我还不清楚。”
温昭要真如明面上表现出的这么无害当初就不会成为他长孙明轩的好友了。
“只是在想与老师一同去游历甚好。”
长孙明轩知道温昭不想说,也知道自己肯定问不出来了,于是只能接着说:“是啊,游历山河,看遍人间,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