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页)
林聿的资料整理得很整齐,用便签纸标注分隔起来。实在没什么问题,易洵道别离开。
在玄关处,他闻到空气里传出的新的黄油的香气,那是煎吐司的味道。
林棉得意地朝林槿比划了个手势,林槿不理她:“我要告诉爸妈你打人。”
“你只会出卖我。”林棉再次气冲冲走进厨房告状,说着说着声音就大起来:“我还以为你对我最好!”
“我不会帮你。”
咚一声,有什么东西砸到了人身上。
“杀人啊?”
关门的时间易洵听见林聿咒骂了一句。
那样的吵闹,其实很好。林聿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那个家伙。
易洵一边想着,一边走进了自己家所在的单元楼。严格说来,这里并不算是家,只是为了方便他上下学而买的房子。
他打开门,闻见了隐隐约约的消毒水的味道。
玄关处没有母亲的鞋子,她已经做完消杀离开。
她固执地认为,医院里的病毒总是会被人带回家,那是不好的。
今晚外婆又从鬼门关被抢救了回来。她因为喉癌,早已切除了整条声带,如今病灶已经转移到淋巴,母亲却仍旧不肯放手。
他们的家庭不是没有条件维持这样长时间的治疗,只是这到底还有什么意义。
很早之前,外婆就只能依靠电子喉发出类似语言的东西,嗡嗡作响的机器贴到颈部,她嘴努力地做出口型,但他还是无法适应,要知道她年轻时唱的山歌在十里八乡远近闻名。
当外婆一次次陷入昏迷,她作为人的感受早就已被剥夺,看着躺在病床上的身躯,易洵不觉得那是真正的外婆,她的灵魂不在这里。
他的母亲不这样认为。她很固执。就像她在婚姻里表现得那样。
易洵有非常体面的家,母亲教书育人,父亲一方为官。
很长一段时间,他理解的得体就是不说话,至少在家里不要。
说话耗费情感,而情绪是弱点的出口。
只有沉默伟大,平衡着家中每个人的尊严。
小时候还有外婆用带着乡音的方言在叨扰,再后来那也消失了。所以习惯性地,他会在外面多讲些,符合他们对他的期待。
沉默的天之骄子,不是得体。
易洵在黑暗中拉开桌边的椅子,坐下。
他又想起了林棉。
当她说话时,并不只是嘴在动,她的五官都会适宜地配和起来,所有的要素聚合在一起恰如其分。
像是人们想起春天时,就会想到构成春天的自然是那些,温情的绿意和潮湿的霪雨。
母亲的眼睛往往是愤怒的,蠕动的嘴却是温柔的。父亲的语调从来是公正克制的,但脸部的肌肉始终紧绷着。
而她是统一的。甚至于她身体、姿势都有那个家的味道。那个有着整面壁橱的家。
易洵分不清地是,是他喜欢的部分融合成为她,还是她带来他对渴望的觉醒?
糊里糊涂,不求甚解。于是只好,在这样刺鼻的空气中,在无言中,他一遍一遍温习这种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