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1页)
唐韵道:「怎地半话不说就走?」
月楼命伙计揽客,一把拉了唐韵进后房,沉脸道:「有理不在声高,今日你说那些话,确是你错了。」
唐韵不服道:「我何错之有?」
月楼道:「旁的我不提,就凭她是爷的妻,我们的家主,你就不该妄言,即便对她有嫌,可背里给爷说,而非大庭广众之下,向她发难。」唐韵一时无语。
月楼道:「她为官家女,家教甚好,顾全大局,不曾与你强辩,否则两败俱伤,待爷回来,该如何收场。」
唐韵道:「所有罪责我一力承担,若爷赶我,我走就是,不带二话。」
月楼叹气,拉她道:「你孤苦无依一人,能去哪里?」唐韵垂下泪来。
月楼问:「你对爷,可还有情?若有就掐断罢。」
唐韵哽声道:「我对爷有亲情,有恩情,有主仆情,日后再无非份之想。」
月楼道:「你明白就好。」
她离了布店,瞥见萧恩萧义在喂马,不多话,大步云飞回后院,进门未见林婵三人,往园子来寻,管事张澄带了一帮人,将十数盆玉簪,移栽到墙处,月楼问:「盆里长得好好的,费这闲事做甚?」
张澄满头大汗道:「奶奶说此花植盆中大俗,宜种墙边,秋时开花,一望片雪,连带成景,煞有意境,我觉在理,便于此地行动。」
月楼问:「你可是与唐掌柜抱怨了?」
张澄微怔,继而笑道:「随口两句,当不得真!」
月楼说:「你是随口,旁人当真了。我不与你多说,见到奶奶没?」
张澄道:「不曾见到。」
月楼急道:「你快带人,四下寻寻。」张澄应承,命手下人暂停活计,分散去寻,月楼仍回房等候,眼见天色渐昏,仍不见人踪,愈发乱成一团。
再说林婵,出得布店,心底又急又气,不愿回后院,往街上走,「云贵川广杂货」丶「金华火腿」丶「南河腌肉」丶「东北人参」丶「江西瓷器」各类商铺幌子迎风猎猎,人潮如海,齐映道:「满目慌慌张张,不如去个清静之地。」
小眉问:「去何处呢?」
齐映道:「城内有瑞光寺,报恩寺;木渎有明月寺丶竹林庵丶法云庵。」
林婵道:「听闻明月寺始建唐清泰年间,五角佛阁甚为巍峨,我们去罢。」
齐映道:「明月寺尚远,怕是天黑赶不及回。」
林婵道:「赶不及就宿一夜,她们厌烦我,不会有人在意。」齐映欲劝,林婵不听,就近有一家「便利车行」,她走进去,伙计笑脸迎问:「可是要雇马车?」
林婵道:「我往明月寺烧香,需甚么价儿?」
伙计回道:「去木渎甚远,单程一两银子,若来回往返,一两五十钱。」
林婵想想道:「先按单程算,到那儿再商量。」
伙计应承,三人上了马车,一齐径往明月寺而来,在山门下,明月寺位香溪之畔,石砌驳岸,但见:正面前面阔三间,黑底金明月古寺,黄墙灰瓦,重檐歇山,戗角上翘,正殿法相庄严,五百罗汉形姿各异俯看人间,八十八佛背倚青石坐卧云端。
走进山门,见五六僧人鱼贯而出,端钵持杖,出寺化缘。林婵领了小眉齐映,烧香跪拜,捐了功德,住持明观和尚,来道感谢,迎进禅房献茶讲经,待结束,她三人出房,四处观看,经堂外,菩提树落一地佛子,地涌金莲正开旺盛,齐映说道:「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馀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小眉问:「你神叨叨地,话里是何意哩?」
齐映道:「此乃知玄高僧,五岁时所作。该诗看似咏花,暗指人生短暂,纵然生如夏花,终将归于尘土,是以每日应当末日,便不会为无妄烦恼丶为口舌生气。」
林婵晓他心意,有所触动,强打精神道:「知玄高僧是何来历?」
齐映道:「其十一岁出家,不过短短两年,已能升堂说法。」
林婵道:「这般有慧根之人,我朝难遇。」
齐映道:「非也,我朝亦有。」
林婵问:「是何许人?」
齐映道:「说来与你还有些渊源!是国公府萧家长子。」
林婵道:「你同我玩笑罢。我还知得,长子乃大老爷萧肃康,如今的吏部尚书。」
齐映道:「他俩一母双生,其父听信术士之言,将长子过继族中近亲,因隐而不宣,府中知晓不过两三人。其天资聪颖,谓为神童。本慧师父曾与他讲佛,赞过,他日后非科第之人,恐会遁入佛门。确是一语成谶,十八岁时因男女之情,在白塔寺剃度出家,法号福觉,区区两年,已能升堂说法,三年后,成为住持,本慧圆寂,由他接任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