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 4 章(第2页)
nbsp;nbsp;nbsp;nbsp;包子个头还挺大,看得出皮挺薄,还是热的,想来是早上现蒸的。
nbsp;nbsp;nbsp;nbsp;她咬了一口就尝到了野菜鲜美的馅料,应是新鲜的荠菜,掺了一些嫩黄的鸡蛋。荠菜鲜嫩多汁,是最嫩的一茬,鸡蛋也是炒过的,增了一丝蛋香。咸味把控的很好,就连包子皮也是软硬适中。
nbsp;nbsp;nbsp;nbsp;只吃了一口,慧娘昨天那个念头又冒了出来——
nbsp;nbsp;nbsp;nbsp;魏石的手艺的确很好。
nbsp;nbsp;nbsp;nbsp;好的过了头了。
nbsp;nbsp;nbsp;nbsp;“你哥是不是在哪学过啊?”慧娘不禁问出这个问题。
nbsp;nbsp;nbsp;nbsp;砚台似乎一点不意外她会这么问,嘿嘿笑道:“没有,我哥从小就会做饭了。”
nbsp;nbsp;nbsp;nbsp;慧娘佩服。
nbsp;nbsp;nbsp;nbsp;“对了,你不是在上学吗?怎么你哥又让你来我这?”
nbsp;nbsp;nbsp;nbsp;砚台解释:“我在镇子上的学堂平日不回家的,最近是春耕假,十天呢,我哥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
nbsp;nbsp;nbsp;nbsp;慧娘懂了。
nbsp;nbsp;nbsp;nbsp;“难怪之前只有偶尔看到你,那你哥还挺细心的,你家那么多石头呢,你又小,万一砸了脚可不好了,吃饭也没个法子,你就在我这吧!对了,我家没书桌,你在院子里能行?”
nbsp;nbsp;nbsp;nbsp;“能行的!那个石桌就行!”
nbsp;nbsp;nbsp;nbsp;“你哥啥时候回来?”
nbsp;nbsp;nbsp;nbsp;“我不知道……估计天黑……”
nbsp;nbsp;nbsp;nbsp;“成,那就在我这吃,不过我做饭没你哥好吃,你别嫌弃。”
nbsp;nbsp;nbsp;nbsp;砚台露出一个笑:“没关系的姐姐,我吃什么都行。”
nbsp;nbsp;nbsp;nbsp;真乖啊,慧娘想。
nbsp;nbsp;nbsp;nbsp;吃完早饭,砚台在院子里开始看书了,慧娘也拿出了自己的东西——一些红线。
nbsp;nbsp;nbsp;nbsp;只见她手指灵巧地在这些线里面穿过,不多会儿,就打了个络子出来。
nbsp;nbsp;nbsp;nbsp;这是慧娘的本事,从小她跟着祖母学,现在会的花样不少。丝线棉线都行,不多会儿就能在她灵活的十指下变成各种络子:蝴蝶络、双鱼络、卍字络……
nbsp;nbsp;nbsp;nbsp;她还会绢花,不过那个制作起来更麻烦,还要铜丝和绒线,慧娘只有心情好的时候才会做。
nbsp;nbsp;nbsp;nbsp;一个络子能卖五到十文,差不多一个月也有快五百文的收入,吃饭总之是够了。
nbsp;nbsp;nbsp;nbsp;绢花值钱,遇到哪家小姐喜欢,一朵赚个二钱也是有的。
nbsp;nbsp;nbsp;nbsp;所以慧娘的日子也不算太紧巴。
nbsp;nbsp;nbsp;nbsp;她时常自嘲,也算是个手艺人。
nbsp;nbsp;nbsp;nbsp;一人在看书,一人在忙着绕线,院子里安静了下来。
nbsp;nbsp;nbsp;nbsp;不过这平静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就被一阵尖锐的嗓音给打破了。
nbsp;nbsp;nbsp;nbsp;“杜慧娘,杜慧娘!”
nbsp;nbsp;nbsp;nbsp;慧娘动作一顿,砚台也抬起头来。
nbsp;nbsp;nbsp;nbsp;“慧姐姐,有人喊你。”
nbsp;nbsp;nbsp;nbsp;慧娘抿了抿唇:“我知道是谁,别搭理她。”
nbsp;nbsp;nbsp;nbsp;“谁呀?”
nbsp;nbsp;nbsp;nbsp;“李秋收他娘。”
nbsp;nbsp;nbsp;nbsp;砚台睁大了眼。
nbsp;nbsp;nbsp;nbsp;花坞村不大,慧娘自然见过李秋收他娘韩氏,那是个不好惹的泼妇,把她儿子看得比命都重。
nbsp;nbsp;nbsp;nbsp;这也是为啥当初赵媒婆和她说李秋收她半点想法都没有的原因,这个韩氏可不是个好相处的。
nbsp;nbsp;nbsp;nbsp;韩氏叉着腰在门外大喊:“杜慧娘,我知道你在,你别装死!我可告诉你,你别想登我李家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