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第2页)
顾稳最了解儿子读书的本事,他细细思量后道:“大郎,你于读书一道上本事有限,若是想博个官身,走武官的路子如何?”
顾文卿茫然,武官吗?他行吗?
“试试吧,你身量高,就是瘦弱了些,明年种地多出力气,吃食上富裕些,先把身体养起来。等空闲了,我托人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教武学的先生,你跟着学学。”
“田家两个孩子,大的那个年十八就已是举人,性情又像田兄,是个胸有成算的,他走文的路子还行。他们家老二读书上差了些,不过脑子灵活又会说话,读书不成,估摸也要走武官的路子。”
先不说祁王府的私军,就是松江城附近的东北军、辽东军两支军队中就有许多位置,当武官出路多。
顾佑安:“爹,东北军和辽东军都是朝廷的军队,哥哥考了武官能去?”
“辽东将军那儿麻烦些,不过东北军没问题。”
现任东北将军姓孟,孟将军是祁王的堂舅,两家自来就亲近,东北军即使名义上不是祁王的私兵,也有这个苗头。
前两年顾稳听兵部的一个同僚说,皇上原不想给东北军拨军费,缘由是东北军由姓孟的把持,总管北边各军的镇北都督都插不进手去。
当时,要不是兵部尚书反对,说东北军和燕州军、辽东军互为犄角辖制草原诸部落,不可轻动,那时东北军的军费粮草,只怕就断了。
“东北军原是祁王外祖父孟开的旧部,后头人没了,才传到二儿子孟川手中。当年就是因为不好动东北军却又要用他们,先皇为了控制东北军,这才娶孟开的女儿为继皇后,才生了祁王。”
前些年,孟皇后去世,孟皇后有话不入皇陵,要葬到家乡松江城,先皇答应了。
谁知,孟皇后去世不过两月,先皇驾崩,当今皇帝周宣趁祁王来松江城给孟皇后送葬时,迅速夺位后立刻发旨,说体念小皇叔祁王为人子的孝心,准许祁王留在松江城为母守孝三年,不需回京。
周宣即位后,把宫斗完还活着的几个叔叔分封出去时,顺手把松江城赐给祁王,作为祁王的封地。
自流放后,在路上煎熬这几月,顾佑安看事情的出发点,迅速从法制健全的现代社会转换到不讲规矩只讲权势的大周朝。
顾佑安听她爹说清前后缘由,斟酌道:“分封制可不是什么好法子,若当今皇帝逼的太狠,祁王真动了心思,起兵造反,胜算也不小。”
在顾佑安心里,洛阳城里那位宫斗赢家上位的皇帝,排除异己手段颇多,为政眼光却不怎么样。
就顾佑安目前听来的消息,祁王的手腕比当今皇帝高出一大截儿,祁王手里还有他外祖父留下的东北军,他还是皇子,还曾被大臣联名举荐。
只要找个合适的借口,祁王若是举兵,这不是什么都齐备了么。
顾稳:“皇家的事,不是我们家这样的身份能考虑的。”
顾文卿听爹和妹妹说完后,他下了决定:“听爹的安排,我改学武。”
阿萱凑过来:“哥哥,我也学。”
杜氏抱起小女儿,笑道:“学,你学,安安也学,咱们都学。关外不如关内安生,学些本事也好护住自己个。”
顾稳看着两个女儿眉眼含笑:“外头还在下雪,不好出门,等明儿雪停了,我去找田兄商量商量。”
顾家人这段日子在家休养不出门,田家也是差不多情况,隔天早上雪停了,顾稳独自出门去田家。
杜氏把儿子叫起来:“文卿,出来活动活动,把院子里雪扫了。”
“哎,这就来。”
顾文卿穿上棉衣出门去,顾佑安去厨房检查家里囤的东西,苏家送的干鸡吃完了,腊肉还剩下一点,顾佑安从空间里拿出几条腊肉放进去。
空间里还有养着的鸡鸭,鸡蛋鸭蛋也囤了一篓了,还有在山海关买的冻鱼,这会儿不好拿出来。
“姐姐,你干嘛呢?”
阿萱噔噔噔地跑过来,顾佑安关上柜子,笑着道:“看看家里有什么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