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干啥都不容易啊(第2页)
老人爽朗地笑了:"眼光不错!"他熟练地将各种调料装进袋子,又递给沈言一张名片,"以后有什么不明白的,随时电话联系。第一次做生意不容易,我这儿的老主顾都是从你这样开始的。"
沈言接过袋子和名片,感谢道:"一定会的。"他小心地将这些"宝贝"装进背包,心里默默记下了第一笔投资。
走向冷冻区的路上,沈言琢磨着老人的话——做小吃,关键是让人记住味道。他之前负责的产品也是如此,用户体验决定一切。
沈言走向冷冻区,发现这里的烤肠品种繁多。不同于之前的想法,通过前两家店的了解,他现在明白了:烤肠的品质主要取决于肉质和配方,而非简单的国产或进口之分。
沈言今天已经走访了三家冻品批发店。第一家价格便宜但品种单一,第二家品种多但价格偏高,这是他今天看的第三家,规模最大,口碑也不错。
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中年女老板热情地招呼他:"小伙子,看点什么?"
"我准备摆摊卖烤肠,"沈言直接说明了来意,"有什么好推荐的吗?"
"哦,烤肠啊,"女人指向冷冻柜的一个区域,"我们这有好几种档次的烤肠。普通街边摊用这种,30%肉含量,一箱200块,80根;中档次用这种,50%肉含量,一箱280,60根;高档次,70%肉含量,进口牛肉和猪肉混合的,一箱420,50根。"
沈言认真查看着包装上的成分表和生产日期:"这些有什么区别吗?口感上。"
"中档的肉味比较足,韧性好;高档的外焦里嫩,烤出来不容易糊,肉质更鲜嫩。"女人专业地介绍道,手指轻敲着不同包装上的特点说明,"你是新手的话,建议先试试中档的,性价比高。"
沈言看了看高档的那款包装,上面印着"黄金配比"的标志:"高档那种真的值这个价吗?"
"进口牛肉和本地猪肉的比例配得特别好,"女人解释道,"专为烤制设计的配方,外观和口感都比普通的好很多。"
沈言认真比较着包装和价格,陷入了纠结。价格差距不小,但如果高档的真的能为他的摊位加分,或许值得投资。
"我看你是新手,"女老板说,"先买半箱中档的和十根高档的试试市场反应。找到自己的客户群再决定用哪种。"
沈言眼前一亮:"可以这样吗?那价格怎么算?"
"半箱150,加十根高档的,总共210块。"女老板利索地按计算器。
沈言想起朋友的叮嘱——批发市场必须砍价,否则会被当冤大头。他故作犹豫:"价格有点高啊,要不180?"
女老板笑着摇头:"成本价都不止,老板。200,已经很优惠了。"
"195,算是交个朋友。"沈言试着还价。
"行吧,新店开张,给你个好彩头。"女老板爽快地答应了,"195成交。"
沈言满意地点点头,从钱包里掏出钱。他心里暗暗记下:讨价还价也是一门必修课。
走向收银台时,沈言注意到旁边的货架上摆着各种酱料和调味品。
"烤肠配什么酱料?"沈言问那位女老板。
女老板指向收银台旁的一个小展示架:"韩式辣酱、番茄酱、芥末酱、蒜香酱,都是配烤肠的好搭档,买三送一,每瓶25。"
沈言查看了几种酱料的包装,最终选定了蒜香酱、韩式辣酱和一种特制的海鲜酱。
"这几种不错,共75元。"女老板收好钱,又补充道,"给你个小建议,你可以给客人准备两种选择:标准酱料和特制酱料。特制的可以适当加价,这是利润点。"
"特制酱料?"沈言来了兴趣。
"对,"女老板从柜台下拿出一瓶没有标签的酱料,"这是我们店里自制的烤肠酱底料,能提升你的烤肠一个档次!一瓶35,足够调制两瓶特制酱。"
沈言动心了:"加上它!"他将钱递给老板。
接着他又买了一次性手套、竹签、餐巾纸、小塑料袋等耗材,共计85元。
两个多小时后,沈言的背包和手提袋塞得满满当当。他仔细清点了一下采购清单:五种特调香料粉、三种基础酱料、一瓶特制底料、半箱中档烤肠、十根高档烤肠,以及各种耗材。
结账时,沈言的手还是微微颤抖。余额提示:¥847。32。
"全部身家就这么多了,"他深吸一口气,"但这是必要的投资。"
回家后,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目标:第一个月纯利润3000元,第二个月5000元,第三个月10000元。他的最低还款额是5000元,按照这个节奏,三个月后他就可以脱离困境。
"全民创业时代,我沈言也要从底层杀出一条血路!"他站在镜子前,整理着一身休闲装,试图找回那个曾经自信满满的产品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