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惊蛰 春雷(第2页)
“还在规划。陈今越介绍了个设计师,策划过很多度假村项目,我们初步交流了一下想法,还算顺利。但都还是纸上谈兵,一切都还没落实。”
两人聊天的时候,正坐在江边的咖啡馆里。青田的大街小区,三步就有一间咖啡馆,五步就有一家西餐厅。
在村里的时候不觉得,偶尔回到县城来,浓浓的欧洲风情让她恍惚以为自己回到了马德里。
她考虑过,现在国内做民宿度假村的这么多,要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既然青田是侨乡,她是华侨,那就可以在“侨”字上做文章。
稻鱼共生是青田的特色,又是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也有文章可做。
这么一筹划,度假村的雏形便在在她的脑海里诞生。跟设计师一沟通,对方也十分赞成,这几日正在加班加点赶方案,等方案一出,还要向村里、镇里汇报。
去年修老屋、村里修路修廊桥,都还是小打小闹的小工程,有陈今越帮忙,找好工程队,又有镇里派人监工、验收,都还好说。现在说的是建度假村,光是装修这一关已经足够头疼,还要考虑度假村建成以后的运营,还要对股东的投资负责……
越想头越疼。
吴楚楚看出她的情绪,朝她举起杯:“行了,既干之则安之,放心,船到桥头自然直。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你要相信我们妇女自己能顶起一片天!来,敬你,伟大的劳动妇女!
刘清宁忍不住笑了。
“神经!”
两姐妹轻轻碰杯。
“前些天你是不是去参加了那位姓陈的大老板新餐厅的开业仪式?”吴楚楚又问她。
“是。他现在很有名?”
吴楚楚点头:“在青田华侨圈子里很有名气。”
有名气的原因很简单,有钱,豪气。
这个陈显华,这半年来是青田的热门人物,听说他的家族在马德里华人圈子里是排得上号的有钱,有这么一尊财神爷,又对故乡有感情,想回国来投资,自然成了县领导的座上宾。
现在县里搞“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就是想把这些在外面赚到钱的华侨华人请回来投资办厂,各位领导身上的指标压力都大,每个口子都恨不得从他口袋里掏出点钱来。
他也豪气,听说这几个月已经陆陆续续考察来好几个项目,除了自己的红酒进出口贸易公司,又投了几个小项目,刘清宁的度假村项目就是其中之一,一掷千金,自然引人注目。
前不久,他又在华侨商品城附近开了一家法餐厅,叫Felicite,在法语里是幸福的意思。餐厅光装修就花了七位数,又特别从上海的高端法餐厅挖回来一个米其林法餐厨师,据说长得像电影明星。
开张没多久,Felicite便成了青田TOP1的西餐厅,一位难求,预约排到了几个月以后。
刘清宁的“云澜”背靠这座大山,是运气。
“菜品如何?”
“好吃。听说他店里的哈蒙是西班牙国宝级的5J品牌,在伊比利亚半岛的牧场里吃橡子长大的野生黑蹄猪,我牛嚼牡丹不会品,但味道确实不错。还有法国油封鸭,我是第一次吃,好吃。”
“鹅肝呢?”
“像空口啃黄油,腻得慌。”
“哈哈,西餐偶尔吃个新鲜还行,认真比起来,我们的胃还是比较适合米饭和炒菜。”
两姐妹聊着天,日渐西沉,在西边的山顶上破出万丈霞光,东边的天却阴沉沉的,天地昏暗,雷雨将至。
刘清宁的手机响了一下,有新微信。
打开一看,差点叫出声来。
“怎么了,这么激动?”吴楚楚问。
刘清宁把手机递过去:“你看,刘亦菲!”
是李妙妙发来的照片,是她和刘亦菲的合影。
“我们公司接了一场商业活动,活动嘉宾是刘亦菲!我告诉她,我和我的好朋友都是她的粉丝,她人超好,跟我合影!我特意带了她的照片,她给我签名了。照片稍后寄出,没能送你刘亦菲的贴纸,送你一张签名照!”
“嚯,不得了。”吴楚楚惊叹,“都拍上刘亦菲了,这姑娘的事业发展得不错嘛。”
“是。”刘清宁又兴奋又骄傲。
李妙妙现在在杭州朋友的摄影工作室工作,这家工作室前景不错,她有天分,也肯学,进步非常大。听说她老板现在很多活都会带上她当助手,这短短的几个月,这家伙天南地北的飞,连韩国和日本都去了,生活的精彩程度,着实令她羡慕。
真好。
雷声由远及近,再抬起头来看,春雨已至。
春雷响,万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