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入伏 华侨村官(第1页)
盛夏季节。
入了伏,天气便真的大热了。
与往年不同,今年云林镇上的老百姓多了个避暑的好地方,便是云上村。
前两个月,镇里搞农村环境整治,陈今越专门提出将云上村划入整治范围,当时还有嘀咕,这犄角旮旯的荒村野外,就三四个老头老嬢嬢住的地方,哪值得花这人力物力?
多余。
谁料到一入伏,云上村反而成了云林镇最热闹的地方。
每日吃了午饭,村里清源溪的里便都是人。乘凉的、闲聊的、打牌的,在溪里玩水游泳的,密密麻麻。李阿四插着腰弓着背,站在路寮底下嘟囔着骂。
“真是皇天,这人比茅坑的苍蝇还多!”
骂归骂,李阿四的脸上是笑眯眯的。
路寮商店里的空荡荡的玻璃橱柜里,塞满各色零食,柜子边上还立了个冰柜,满满当当地摆着啤酒、饮料、矿泉水。
门柱上贴了个收款码。
“微信到账XX元”,“支付宝到账XX元”,成了这个夏天李阿四心里最美的旋律。
王家老屋的院子里,王永梅和阿太两个老嬢嬢打棋对。
“这老头,这几天赚大钞票了。”阿太说,“忙死哦。把万斋婆拉去给他看店,我问万斋婆,阿四一个月给你多少?”她伸出手比了比,“五百块。我说他一天赚的都不止五百!这黑心的老头。”
刘清宁笑:“阿太,没人陪你搓麻将,无聊了吧?”
“不无聊,小陈镇长天天来陪我讲闲谈,我不无聊。是吧?”阿太笑眯眯地看向一旁的陈今越。“我讲过了,我这老房子不卖的,也不浪费钞票修,你再找我也没用的。政府给补贴我也不修的,要么你们全包去,那我没话讲,随你们怎么弄。”
陈今越耐心做工作。
“阿太,你看永梅阿婆家的房子修得多好?”
“我老太婆就一个人住,修这么好浪费钞票。”
“修好了以后你外国的孩子孙子回来了,也有地方住嘛!”
“那帮狗生,不要指望他们回来。他们哪还记得自己是中国人!不指望。等过两年,这几个老头老嬢嬢都走了,我就搬到养老院去住,别跟我说养老院条件不好,实在不行,到那个时候我自己找根绳子上吊,一了百了!”阿太连连摆手。
“阿太!”陈今越哭笑不得。
“小陈镇长,有钱也不是这个花法哟!你们政府要是真的钱多,发到我们老百姓里花花,更实在。搞什么老屋修复——这烂泥烂木头,修起来都是浪费钞票!”
阿太苦口婆心地劝。
陈今越挫败。
他好不容易说服老钟,通过班子,重启云上村老屋修复计划,谁知道兴冲冲干了这半个多月,一点进展都没有。
那天夜学,钟文焕拉住他在办公室聊天,谈起这事,老钟摇头:“你呀,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撞南墙不回头。”
他可真是撞上南墙了。
云上村百余户,大半都在国外,别说做工作,连人都找不到。就算找到了,有时差、生意忙,都是推脱的借口。
刘清宁从屋里端了盆切好的西瓜出来,两个老嬢嬢丢了棋去吃西瓜。见陈今越坐在前栏底下叹气,她拿叉子叉了一块大的,递给他。
“食之无味!”陈今越苦笑。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刘清宁安慰他。目光远眺,正可看见树荫斑驳下的清源溪里戏水的人群。
欢笑声隐约可闻。
刘清宁掏出手机来拍。
“跟你说件有趣的事。”她说,“前些天我不是在朋友圈发了好些村里的照片,谁知道竟然炸出我微信里好多云上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