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页)
一刻钟后,我和虞百禁相对而坐,围着一张四方小桌,面前摆着两碗素面。
酱油汤底,酱色深,油清亮,细白的碱面卧于其间,顶端点缀着一撮翠绿的葱花;两块大排,烧得骨酥肉烂,光泽红润;两颗虎皮鸡蛋,以及一碟满得快要盛不下的凉菜,听说是“当天没卖出去的,扔了可惜,不如将就将就吃掉”。
臭着脸的中年男人擅自把我们没点的杯盘碗碟码了一桌子,还生怕我俩吃不饱似的,说:“不够了冰箱里还有速冻饺子。”
“啧!”
老板娘瞪起眼睛,把目测是她丈夫的男人挤到一旁,一边赶他“歇会儿吧掌柜的忙活一天了”,一边翻开倒扣在桌上的杯子,给我们倒了两杯麦茶,随口问道,“从哪儿来的呀?”
兴许是太久没吃过正经饭菜了,食物的香味刺激着我的嗅觉,面汤的热气熏得我眼眶酸胀,舌头含在嘴里发涩,提起筷子却又不知从何下口,大脑混沌,行动迟缓,更遑论有余力与他人寒暄,好在虞百禁适时地接上了话,口吻自然而练达,“临市的,出来旅行。阿姨你是本地人?”
“对的!”
我望向他。此时他经过粗略的清洗,又变回我初遇时那个“阿百”,脸庞洁净、明锐而锋利,像一枚新铸的银币,一面书写着缱绻的爱语,一面镌刻着无数的墓志铭。
“阿姨和叔叔在这条路上开了十几年面馆啦,以前还是土路,前些年才修的公路。这边靠山,地势忽高忽低,多少司机都在这个路段出过事故——”
“别说了。”
一声低喝打断了女人的诉说,来自收银台里始终冷面寡言的老板。墙上泛黄的钟表“铛”的敲响,时针指向褪色的数字“7”。
分针机械的走动声中,女人粗糙的手指揉搓着皱巴巴的围裙边,她的脸隐入了灯光之外的阴霾里,神色黯然。
“我儿子也在那条路上出过车祸……差点破相,眉毛缝了两针,左脚不老利索……当时可给我吓死了。”
她笑了两声,嗓音干干的。
“比你俩小几岁,在那头的电厂上班。”
我没说话。虞百禁也没有。
略显尴尬的静默里,唯有老板扣响打火机,为自己续上一支烟,连同妻子没能说完的话一并吸入肺中,用力吞咽,而后吐出,释去它的些许重量,才使她不至于跌落,不会再一次破碎。
“面挺好吃的。”我说,“您手艺不错。”
老板没响,掀开门帘进了后厨。老板娘紧随其后,洗得发白的帘布相继起落,厨房里传出喁喁的低语声,有来有往,互不相让,像在商量,也像压抑的争吵。
“都会吵架的。”
虞百禁咬了口大排,事不关己地,“我们也一样。”
他的腿在桌下碰到我膝盖,没有动,只静静地靠着。
“能和好就行。”
“知道一个东西能修好,就一次次作践它?”我抽了张餐巾纸拍在他碗边,“恕我不能苟同。”
“这不是‘一个东西’,是一段关系。”他说,“它看不见,摸不着,没那么容易弄坏也比你想象的牢靠。你要对它有信心。”
“我对‘人’没有。”我说。
“因为人会死,心也会。”